后履行債務方轉移財產怎么辦
(一)行使撤銷權
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將侵害債權人的債權,我國法律明文禁止,這在《合同法》第七十四條里有所體現:“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這里債權人在行使撤銷權的時候應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同時,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承擔。
(二)財產保全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生效后至申請執行前,債權人可以向有執行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債務人的財產。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法律規定作出裁定,保全裁定應當立即執行。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對于財產保全,一般情況下是無需由申請人提供擔保。因為此時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已經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明確,不存在因申請錯誤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的情況。
相關知識:先履行債務方如何維權
后履行一方轉移財產惡意逃債,妨礙了將來先履行債務方債權的實現,對此情況,后履行債務方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對方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先履行債務方依照法律規定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債務的,應當及時通知后履行債務方,對方提供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沒有提供適當擔保的,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
雙方互負債務時,最不愿意遇到的情況就是對方不履行義務。為了應對這種惡意行為,也為了給先履行一方一個保障,抗辯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對方惡意轉移財產的情形,大可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未成年簽合同無監護人簽字蓋章算生效嗎
2020-11-21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受買人的成交價中包含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