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囑分配不公怎么解決?
遺囑分配不公也只能按照此遺囑的內容來處置其財產,父母有權決定將財產分配情況,子女無權干涉父母對自己財產的處理權,因為法律給予每個人同等的權利去根據個人喜好分配自己的財產。老人可以在意志清醒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分配屬于自己所有的財產。
《民法典》(2021.01.01生效)規定的法定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順序是指上述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順序。《民法典》將繼承人分成兩個繼承順序: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先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包括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及雖有第一順序繼承人但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二、適用法定繼承的情況有:
1、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或遺贈。
2、被繼承人生前沒有與第三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
3、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4、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
5、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遺產以及遺囑沒有處分的遺產。
6、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或受遺贈人喪失遺贈受領權的。
三、遺產分割的原則
如果被繼承人沒有遺囑,同時也沒有遺贈扶養協議的話,通常按照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一般是均等分配,但也存在多分和少分的情況。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3、有撫養能力和有撫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4、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5、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若是遺囑有效,但是其他人認為此遺囑對遺產的分配不公,也是不能對方多分一些給自己的。若是對遺產的分割有異議,可以在三年的訴訟時效范圍內,書寫遺產糾紛訴狀之后,向法院提出重新分割的請求。
遺囑無效繼承人該怎么辦
辦理遺囑公證需要哪些手續
放棄繼承權后遺囑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哪些問題必須知道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