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財產分割代理詞(范文)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xx省xx律師事務所接受當事人xx的委托,指派我們擔任被告xx的訴訟代理人,現就本案發表如下代理意見,供法庭參考。
一、針對原告方訴訟請求的第一項內容答辯二點如下意見:
第一、關于154000元的財產補償,實質上是一種贈予性質的財產,依法可撤銷贈。理由:
(1)原、被告于2007年4月4日所簽的《離婚協議書》中第二項的財產分割,一共有兩段文字,也即表明有兩個層次意思在內。第一段寫明“女方于離婚手續辦畢后貳個月內支付給男方人民幣壹拾伍萬肆仟元正作財產補償”,說明女方支付給男方的154000元是“財產補償”;第二段是約定夫妻共同財產房子歸女方所有.從第二項的內容結合《離婚協議書》中第三項關于“債務承擔”問題來理解,被告承擔償還銀行20余萬元的債務,原告只承擔陸萬捌仟元的債務,按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一般是均等、平等的,而《離婚協議書》中第三項關于“債務承擔”問題明顯違背這個精神。那說明什么情況問題?這就是說說明女方支付給男方的154000元是“財產補償”符合常理的解釋。
關于離婚時財產補償規定,只有《婚姻法》第40條有明確的規定,即“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顧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也就是說補償的前提是:一方因撫育子女、照顧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時候。關于“補償”含義,按新華字典的解釋是指“抵銷(損失、消耗)”、“補足(缺欠、差額)”,根據民法學家馬*德的理解,“補償”含義對于給予補償者來說,它強調對于損失的填補、幫助具有某種施舍、賜與的含義(見1994年載《人民檢察》的《司法賠償研究》一文)。
而本案原告、被告協議離婚,并不會使財產有所消耗或損失,不存在抵銷或補足之情形。那么可以按民法學家馬*德的觀點來理解,即對于損失的填補、幫助具有某種施舍、賜與。且原、被告結婚后,沒有個人財產約定制度,且原告方不存在《婚姻法》第40款規定的情況,不存在女方應給男方財產補償的理由。由此表明,154000元的財產補償實質上是一種贈予性質的財產。
(2)從《離婚協議書》可知道,原、被告雙方在債務分擔說明,這154000元是贈予的性質。原告代理人在法庭上陳述,原、被告購買房子花了33萬元,按平等分割原則來處理,那女方應得16-17萬的財產價值,而事實上呢,女方給男方154000元,且由女方來承擔還款20萬元銀行的貸款債務。這有違反婚姻法律關于夫妻財產平等分割的原則。
綜上,154000元的性質是贈予,的根據《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而本案中154000元的財產補償并未發生財產權利的轉移,被告可以撤銷贈予的。
第二、關于對154000元的款項,要求支付利息予法無據。在現行的法律中,要求支付利息法律規定,詳見于《民通意見》第123條和《民訴法》第232條的規定,即《民通意見》第123條規定“公司之間的無息借款,有約定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償還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應當予以準許。”《民訴法》第232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本案的154000元,并非是借款,也并非是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要求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內容,而是財產補償(實質是贈予),原告請求支付利息無法律依據。
二、針對原告方訴訟請求的第二項內容答辯三點如下意見:
第一、關于原告要求請求歸還日用品的請求問題。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商品(這里主要指消費品)可分為日用品、選購品、特殊品和非需品四類。日用品是指消費者通常購買頻繁,希望一次有需要即可購買的,并且只花最少精力和最少時間去比較品牌、價格的消費品。肥皂、糖果和報紙就屬日用品。一般來說,日用品都是非耐用品,而且多為消費者日常生活必需品,且原告方在法庭上也同意此種觀點。
《離婚協議書》中雖寫“男方的生活用品歸男方所有”,但生活用品的內容是什么不明確,且日常用日通是便宜攜帶的,再考慮原告已與被告已離婚半年多了,原告已將房子過戶給被告方,女方不可能把男方的強行留下。由于剛才庭中,原告方撤回此項訴請,被告方代理不再作具體答辯了。
第二、關于原告要求返還婚前財產問題。
(1)原告方向法庭提供的購物發票是在四五年前的,當時原、被告尚未認識、同居,原告不可能將此類財產交付給被告方使用,且發票上購物也沒有載明客戶是“麻*勇”;事實上,被告方中并沒有原告代理人所稱的“婚前財產”(冰箱、電腦、洗衣機、電視機)。
(2)關于空調,根本不是原告方所買的,而原被告購買房子時就附屬存在的,是房子一部分,不是原告的“婚前財產”。
(3)在法庭上,原告代理人**麻*勇今年6、7月份,到女方搬財產,因女方報警未能實現。這是原告代理人的片面之詞,麻*勇與當事人夏*君已離婚了,其未女方的同意,擅自進入女方的家,是非法侵入住宅,女方有權報警尋求保護。同時,也印證了原告代理人的謊言,既然報警了,公安人員有介入此事,就會對糾紛原因有明確有認定,也會對財產進行處理的(假設有財產在女方家中)。
第三、原告代理人在法庭辯論中提出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鋼琴的問題。
(1)關于鋼琴是被告方為了聲樂工作需要于2006年花1萬余元買來的,是原、被告結婚之后而購置的,不是婚前財產;該鋼琴是女方從事聲樂工作的專用財產,根據婚姻法有關規定,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33號)第34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而原告代理人在法庭辯論中提出要求分割鋼琴的訴請,沒有法律依據的支持。
綜上,關于154000元的財產補償,實質上是一種贈予性質的財產,依法可撤銷贈,且要求支付利息沒有法律依據;原告無證據證明原告方有婚前財產在被告方,其要求返還婚前財產,無理無據。請求法庭駁回原告的訴請為盼。
被告代理人:××律師
20××年××月××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范文康,貴州卓舜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畢業于國內知名公安類院校法學專業,法學理論功底深厚、法學專業知識扎實。由于學校的特殊性,范文康律師曾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學習,協助民警辦理各類治安、刑事案件,成功調解多起疑難經濟糾紛案件,具有豐富的法律實操經驗。范文康律師始終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執業期間辦理的案子基本上都實現了委托人的訴訟目的,得到委托人的一致好評。一直為貴州合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苗小妹電子商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繽幕咖啡店、貴州赤兔馬科技有限公司、沿河一品源電子商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普安縣小茗哥哥茶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提供法律服務,訴訟及非訴業務經驗豐富。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
2021-02-03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