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死亡后遺囑如何公開?
持遺囑的人可依據被繼承人生前遺囑規定的公開日公開,如立遺囑人并未訂立遺囑公開日,則其死亡即可公布。法律沒有規定遺囑必須在什么時間公布,一般是在被繼承人去世后,繼承開始時公布遺囑。如果在繼承開始后,有人隱匿遺囑,損害其他繼承人權利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二年內提起訴訟。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抗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
二、遺囑生效的條件包括哪些?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4、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綜上所述,很多老人會在生前訂立遺囑,如果老人因病去世,則應該由遺囑執行人按照遺囑規定的日子向各繼承人公開,宣布遺囑內容并調解遺產的分配。遺囑內容的公開只限于法定繼承人,其它人沒有權利要求查看遺囑內容。
申請公證遺囑應提供哪些材料
什么遺囑需要有見證人在場
共同訂立遺囑一方能夠變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執法活動包括什么
2021-01-18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