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開始前放棄繼承權有效嗎?
無效,一般來講,繼承人放棄繼承應該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明確的表示,但是現實生活中,在繼承開始前,繼承人表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還是較為常見的,往往有些人在表示放棄后,繼承開始時又想參與遺產分割,這就涉及繼承開始前的放棄遺產申明有無效力的問題了。針對這個問題,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依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對繼承權的放棄必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進行。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放棄的并非繼承權,僅為繼承期待權。繼承期待權系因特定身份關系而產生的繼承資格,這種資格不能放棄,即使放棄也不發生效力。因此事先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第二種意見認為,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是否可通過協議明示放棄可能存在的遺產利益,法律沒有作限制性規定。如果繼承發生時,遺產與協議簽訂時相比并未發生變化。該行為屬于附期限行為,因此,當被繼承人死亡,該承諾便生效,而根據民法上的誠信原則,承諾一旦生效,不可以隨意撤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繼承人是被迫或者被威脅而作的承諾,則可以撤銷。
同意第一種觀點。
放棄繼承一般不允許翻悔。放棄繼承權,是指繼承開始到遺產分割之前的這段時間內,放棄自己已取得的繼承遺產的權利,完全自由地表示自己不愿意處于繼承人的地位。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是一種單方面的法律行為,不必經過人民法院的批準或其他繼承人許可。倘若允許撤回,不僅會影響遺產分割的進行,而且不利于繼承關系的穩定,不利于公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
繼承人因不愿履行法定義務,如不想清償被繼承人債務,不愿承擔扶養、撫養、贍養義務等原因而表示放棄繼承的,必然損害他人的利益。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被放棄的繼承份額的處理。被放棄的繼承份額就在參加繼承的繼承人中分配。如果表示放棄繼承的是遺囑繼承人,則放棄的份額應當轉歸法定繼承人繼承。如果放棄繼承的是法定繼承人,其應繼承份額由其他法定繼承人按法律規定的繼承順序繼承;如果放棄繼承的是被繼承人的唯一法定繼承人時,被繼承人的遺產歸國家或集體享有。根據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原則,放棄繼承權的人不繼承遺產,通常條件下,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也就可以不負清償的責任。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既不表示接受又未表示放棄時,便推定為放棄接受遺贈。被放棄的遺贈財產,按法定繼承辦理。遺囑人沒有法定繼承人時,即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主動放棄或法定期限屆滿沒有表示接受而實際放棄遺贈的受遺贈人,不再承擔遺贈人所附加的有關義務。。
繼承權在婚姻法里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因為人都會死,對于財產比較復雜的家庭,遺產的繼承就成為了繼承人糾紛的開始,所以法律有規定很多種遺產分割的方法,可以遺囑分割,也可以法定繼承。
代位繼承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嗎
第一法定繼承人財產如何分配?
遺囑執行人可以是繼承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延長哺乳假嗎
2020-12-16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