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立遺囑的弊端是什么?
不立遺囑的弊端是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發生繼承,在發生一些爭議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來確定遺囑的效力了,比如說后來這個老人又立了一份新的遺囑,沒有辦法確定兩份遺囑哪一個是真實意思的表示,如果說存在公證遺囑的話,那么公證遺囑效力最強。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二、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在當代社會遺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相關的事項,因為遺囑的意思是當事人自己真實意愿的表達,如果說關于這個遺囑分配問題當事人自己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的話,那么就可以按照這個遺囑的內容來進行一個完全的分配,無需按照法定繼承。
遺囑代書人可以是繼承人的朋友嗎
口頭遺囑證明材料有哪些?
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工傷申報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7未成年子女自己簽訂的購房合同有效嗎
2021-02-26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