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在于如何理解救助人實施救助行為的法律性質。海商法領域的海難救助屬于民商法意義上的私法,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對于它應該屬于哪一種私法行為,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一般來說,主要有無因管理理論、特殊事件理論、準契約理論、不當得利理論,一些學者也提出了共存理論。其中,非因果管理理論被廣泛接受。筆者認為,就海上救助的實際情況而言,有自愿救助和合同救助。二者有著嚴格的區別,很難用統一的標準來概括海上救助的法律屬性。因此,有必要在實施海上救助的基礎上,明確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如果是自愿援助,其法律性質應屬于無理由管理。如果是合同救助,其法律性質屬于服務合同行為。而作為請求和支付救濟報酬的依據的“無效無報酬”原則,是自愿救濟的法定激勵條件,構成了管理行為產生的債權的權利內容;但在合同救助范圍內,視為救助合同約定的支付條件,根據中國海商法等相關規定,救助合同不具有僥幸心理色彩,海上救助法律關系的建立,必須具備下列要素:(1)救助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上有關的通航水域。救助行為必須直接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上有關的通航水域,或者直接到達海上或者與海有關的通航水域的救助對象。但是,在岸上用水槍撲滅船上的火,或者在空中用直升機吊起船上的貨物,構成海上救助。(2)救助對象必須依法確認。我國海商法承認的救助對象是船舶和其他財產。根據《海商法》第172條,船舶是指《海商法》第3條所指的船舶以及與之發生救助關系的任何其他非軍用或政府公務船舶。財產是指非永久性和非故意附屬于海岸線的任何財產,包括風險貨物。《海商法》第173條規定,海商法關于海上救助的規定不適用于從事勘探的海上固定平臺、浮式平臺和移動式海上鉆井裝置,海底礦產資源的開發或生產。危險貨物是指到達時的貨物。(3)救助對象處于危險之中
海上救助以救助對象實際處于危險狀態為前提。判斷實際危險的標準有兩個:第一,船舶或其他海洋財產和人員已經合理地喪失了自行逃離危險的能力,危險已經發生、正在繼續、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其次,合格的船長可以合理地得出結論,如果他不進行救援,貨物可能遭受重大損失或繼續遭受損失,并將導致人員傷亡。危險必須是真實的,但不一定是緊急的。(4)救援必須是自愿的所謂自愿,是指雙方都是自愿的,即救助方愿意提供救助服務,被救助方愿意接受救助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86條的規定,盡管遇險船舶的船長、船東或其他財產所有人明確、合理地拒絕,仍然進行救助的,無權領取救助金。一般來說,救助必須有效
根據這一原則,如果救援行動沒有取得結果,救助方無權要求賠償。所謂有效救助,是指由于救助方的救助行為,使遇險船舶或其他財產得到安全救助。這種影響與救援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79條規定:“救助船舶或者其他遇險財產取得救助效果的,救助人有權獲得救助報酬;救助未取得救助效果的,除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條或者其他法律、合同另有規定外,無權獲得救助報酬。” 我相信你已經從上面找到了相關的答案。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或情況復雜,盧巴。com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之間能否直接借款
2020-12-05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