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嗎
是的,根據《繼承法》第十六條的條文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由此可見,如果是訂立的遺囑,那么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分配自己的財產。但要是訂立遺贈的話,則可以將個人財產贈與法定繼承人之外的其他人或者國家、集體。
二、多份遺囑哪份遺囑有效
依據法律規定,在我國,遺囑有五種形式,其中包括: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每類遺囑都有不同的要求,立遺囑人可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所立遺囑的形式,只要求所立遺囑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都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遺囑人在生前就其遺產處理立下了多份遺囑,且相互間的內容相抵觸,在其死后,繼承人應按哪份遺囑去處分遺產會成為各繼承人爭議的焦點,若無法確定各份遺囑的效力,則遺產將無法得到處理。那么到底如何確定各份遺囑的法律效力呢?
首先,需對每份遺囑單個進行審查,看其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是否有效
再者,對比多份有效的遺囑,依據法律規定確定最終如何分割遺產。
所以有多份有效遺囑存在的情況下,若有公證遺囑,則以公證遺囑為準,公證遺囑的效力高于其它四種形式的遺囑;但若有多份公證遺囑存在時,則以最后一份公證遺囑為準;若無公證遺囑,則以最后所立的一份遺囑為準確,也就是說自書、代書、錄音、口頭四種遺囑的效力等同。
遺囑在很多地方都是與法定繼承不同的,就拿繼承人的范圍來說吧,法定繼承中其實可以分配給法定繼承人之外的人,但在遺囑繼承中就不行。在效力上面,一般合法有效的遺囑,是優先于法定繼承的。也可以說法定繼承是繼承中的兜底方式。
遺囑無效時遺產如何繼承
遺囑和法定繼承誰優先?
遺贈與遺囑繼承該怎么區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1-30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村委會有權決定土地流轉的收益嗎
2020-12-13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的
2021-01-14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沒看到一書四方案,征地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3-14石家莊拆遷房如何安置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