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定監護公證可以解除嗎?
意定監護公證可以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項公證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但能證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提出復查的期限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
二、意定監護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6條第一款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三、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人身監護包括: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以保證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或精神病人的康復及生活。
(3)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約束被監護人的行為,防止其實施不法行為。
財產監護包括:
(1)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必須是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否則監護人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2)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依法為被監護人取得民事權利,設定并履行民事義務。
(3)代理監護人參與訴訟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除了意定監護的公證書,其他協議的公證書如果想要解除的話,當事人自己可以到公證機構提出申請。成年人可以在自己意識清醒的情況下,確定以后沒有意識了由誰來履行監護職責,但沒有意定監護人的,兒女本來就應該履行贍養義務。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受委托監護人責任如何承擔?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