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遺囑的效力有多大 遺囑何時才能夠撤銷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616人看過

遺囑繼承遺產繼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遺囑的效力決定遺產繼承的繼承人等問題,那在繼承中,遺囑的效力有多大?遺囑訂立后,被繼承人可能會反悔,想要撤銷的,那遺囑何時才能夠撤銷?本文將對上述兩個問題分別作出解讀,請看下文詳細內容。

一、遺囑的效力有多大

1、公證遺囑。公證遺囑即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的遺囑。根據我國《公證法》第二條的規定,公證是公證機關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遺囑的方式是最嚴格的遺囑方式,經過公證的遺囑具有很強的證據效力和證明效力。為了預防糾紛,減少訴訟,訂立遺囑的,最好采用公證遺囑的方式。

2、自書遺囑。遺囑人自己書寫的遺囑,成為自書遺囑。自書遺囑應當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需要注意的是,最高法關于繼承法若干意見第40條規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

3、代書遺囑。代書遺囑是由他人大筆書寫的遺囑。代書遺囑通常是在遺囑人不會寫字或因病不能寫字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但為了保證代筆人書寫的遺囑確實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減少糾紛,應由二人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在場見證人和遺囑人在代書遺囑上簽名。

4、錄音遺囑。錄音遺囑是由錄音機錄制下來的遺囑人口授的遺囑。用錄音遺囑容易被偽造和剪輯,因此,法律規定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以證明遺囑的證實性。

5、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是由遺囑人口頭表達病不以任何方式記載的遺囑。口頭遺囑完全靠見證人表述證明,極其容易發生糾紛。因此法律規定遺囑人只能在危急的情況下才可以里口頭遺囑,并且必須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以主人能夠用書面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應當用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所立口頭遺囑無效。

在這五種遺囑形式中,以公證遺囑效力最高。根據最高院關于繼承法若干意見第42條規定,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遺囑人生前所立的最后一份遺囑為準。

二、遺囑何時才能夠撤銷

遺囑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行為,遺囑只有在遺囑人死亡后才會發生法律效力,因此,訂立遺囑后,遺囑人認為遺囑不當或錯誤,或者改變主意的,遺囑人在死亡之前均可以撤銷其原來訂立的遺囑,這也是遺囑自由原則的具體表現。對此,《繼承法》第二十條第一款明確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自己所立的遺囑。”

1、如果是公證遺囑,則只能以公證遺囑的形式撤銷;

2、以代書、錄音、口頭等形式撤銷原遺囑的,也必須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并依各種法定形式的要求制作遺囑。

相信大家現在對遺產繼承的有關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遺產繼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是遺囑繼承,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遺囑的效力及遺囑的撤銷進行認識。有關遺產繼承的其他問題,如代位繼承中能適用遺贈嗎,代位繼承中能適用遺贈撫養協議嗎等,本文限于篇幅對此不多作討論。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遺產繼承方面的問題時,向律師進行咨詢不失為一種選擇,相信專業的律師會為您帶來專業的解讀。


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那個優先?

有效遺囑應該具備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蘇成生

蘇成生

執業證號:

12205200210566592

吉林昱誠律師事務所

簡介:

蘇成生律師,男,漢族,中共黨員,執業證號12205200210566592。2002年——2016年執業于96101部隊法律顧問處,處理過大量涉軍維權案件,現為通化市昱誠律師事務所職業律師。對預防糾紛發生、減少當事人訴累,有獨到經驗。 當前業務強項:擔任政府機關法律顧問,商事合同審查與訴訟,有處理應急突發問題、歷史遺留疑難問題的豐富經驗。經常處理家庭婚姻、交通事故、拆遷承包糾紛、工亡討薪糾紛等常見案件。 電話:13943571065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是應該通過堅守信念,而不是屈服來實現的。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盡管這條路注定會走得很艱難,很孤單,但是上天不會辜負每個人的勤奮和堅持!”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蘇成生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