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為了避免自己在去世之后,家人因為遺產分割的問題發生糾紛,都會選擇在自己思維意識還清醒的時候確立遺囑,這樣既可以保證自己的財產不受他人的侵犯還可以避免家人之間發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但是,這種遺產的繼承和分割也是有具體的時效的,那么,遺產財產分割訴訟時效都有哪些規定?
遺囑繼承的時效限制
遺囑繼承在本質上是財產所有權的流轉,所以遺囑繼承的效力會受到財產所有權效力的影響。為了促進財產流轉,充分利用財產,不讓財產承受人躺在權利上睡覺,國家對遺產承受人繼承權利的保護期限作了一定的規制,表現在:
第一,對受遺贈人接受遺產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25條第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對繼承權受到侵害請求法院保護的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3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3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也即,如果受遺贈人在法定時間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其繼承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如果遺產承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繼承權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間起訴,就喪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的權利。
延伸補充:
繼承權放棄
首先,必需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其次,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表示。遺產分割后,遺產已經變成繼承人的財產,此時放棄的是所有權而不是繼承權。
第四,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
第五,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訴訟前放棄的,須以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表示,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為有效;在訴訟中,繼承人口頭向法院表示放棄的,繼承人在筆錄中簽名,該放棄也有效。
以上就是“遺產財產分割訴訟時效都有哪些規定?”的具體回答,很多人因為對法律了解的不夠,認為立遺囑只能是那種豪門世家才有的行為,其實確立遺囑適合于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和睦,親人不要因為財產而反目,所以立遺囑就是避免矛盾糾紛最好的解決辦法。
2020年遺產繼承公證的辦理以及注意事項
遺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是怎樣的
2020年最新房屋遺產繼承稅征收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院醫死人,醫療糾紛證據要如何收集
2020-11-24最新購房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13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哪些情況可調整承包地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