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屬于農村集體所有制的財產,其所有權是不能由你繼承的。但宅基地的使用權是可以流轉的,其中就包括繼承。本文由律霸小編整理帶來宅基地繼承權的相關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宅基地繼承權
一、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法律關系
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權是一個帶有限制性的財產所有
權。從現行法律、法規上看,農村宅基地只準予本村民組織成員,并經審批后使用,房屋只能轉讓給本村村民組織成員。有很多法律作出相應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準城市居民占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權證和房產證;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建造住宅用地,應當向戶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討論通過并予以公布,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可見,從上述法條中得出結論,宅基地使用權人對宅基地享有使用和占有的權利,處分權受一定條件限制。但對收益權未作明確規定,本人認為宅基地使用權人有權對宅基地的使用而獲得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地役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的不動產,以提高自己的不動產的效益。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或者負擔地役權的,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時,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享有或者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由此可見,宅基地使用權人可依法享有已設立的地役權。因此宅基地使用權人可以通過地役權的行使,獲取更大的效益。目前,農村廣泛發展的農家樂,實質上是國家依法保護農民享有地役權前提下,鼓勵農民在合法利用地役權而增加廣大農民群眾的最大效益,因而深受廣大農民群眾歡迎。
雖然我國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加大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權益力度,但就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及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權保護上看,受到一定限制。隨著各級政府對新農村建設力度加大,農村經濟和農民財產逐步狀大,農民的財產所有權應當與其他財產一樣,受到法律保護。但在目前情況下,應當因地制宜,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方案,既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又符合國家法律、政策規定,因而在辦理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繼承公證時,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同時兼顧土地管理方面的有關政策規定。
二、農村宅基地上房屋繼承的方法
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繼承,可以有二種方案解決:一種是繼承人之間對遺產繼承權及繼承份額存在爭議,無法協商解決,建議繼承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根據法院民事調解書或判決書來辦理房屋繼承及變更土地使用權人。民事調解協議應約定原、被告共同到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條款。另一種是繼承人之間對遺產繼承權及繼承份額協商一致,繼承人應當共同到不動產(房屋)所在地公證機構辦理繼承權公證。
三、怎樣辦理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繼承權公證
(一)正確區分被繼承人的房屋所有權份額
因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沒有房屋所有權證,僅有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房屋的所有權關系非常復雜,特別是祖輩留下的老屋,光憑土地使用證無法正確區分所有權人及份額。因此,公證員在審查當事人提供的材料后,應當重點進行實地調查,正確區分財產所有權人。在近幾年辦證中,常見的房屋所有權存在形式主要有二種,一是家庭共有,二是夫妻共有。
1、 家庭共有。在家庭共有財產關系中,關鍵看在房屋產權
形成過程中,是原始取得,即自己建造,還是繼受取得。共有形式:部分家庭成員共有、全部家庭成員共有。取得途徑分兩種:原始取得、繼受取得。
①原始取得房屋,即家庭成員自行建造的房屋。主要審查農民建房審批表,以及表格上所登記的已成年家庭成員,在建房時有否出錢、出力,并對全體家庭成員進行調查詢問,確認哪些家庭成員享有財產所有權,從而確定房屋共有人,必要時可向鄰居或村委干部調查核實。在審查農村宅基地上房屋共有權人時,不能僅憑農民建房審批表上所登記的全部家庭成員作為產權共有人,它是農民建房審批程序中,確定以戶為單位,共同享有宅基地使用權面積的一個依據。
②繼受取得房屋。有兩種情況;一是從祖輩繼承、贈與取得;二是符合條件,從本村村民有償轉讓取得。但有一種情況應區別對待,如果繼承的房屋系老屋,后經家庭成員共同出資、勞動等方式,對房屋進行重大維修、改造,應視為家庭共有財產,不應作為繼承人個人財產。
2、 夫妻共有。夫妻共有財產是一種全社會普遍存在的財產
共有關系。共有人主體必須具備夫妻身份關系,因此在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創造購買的一切合法財產,都是夫妻共有財產,但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農村比較普遍形式有三種:
①經審批夫妻自行建造的房屋;
②結婚后,由男方或女方的父母親將自己建造的房屋分給子女的,即農村所稱分家協議,實質上是一種財產贈與行為;
③結婚后向其他村民購買住房。
在辦理農村宅基地上房屋繼承權公證時,不論房屋是夫妻共有財產,還是家庭共有財產。應正確區分被繼承人的財產份額。繼承人須提供土地使用證,農民建房審批表,被繼承人婚姻狀況,被繼承人涉及第一順序或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之間的親屬關系證明。公證員除了收集審查上述書面證明材料外,必須到被繼承人所在地村二委會干部或鄰居進行調查,調查房屋有否糾紛、爭議,被繼承人生前有無進行分家析產,有無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等。
(二)認真審查法定繼承人情況
被繼承人房屋產權區分清楚后,要重點審查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即父母、配偶、子女的情況,農村有的養父母子女關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實施以前成立的,沒有收養登記,當時以遷移戶口來確認收養關系成立。因此繼承人應提供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的戶籍關系或證明,同時公證員應到當地進行調查,確認收養關系是否真實。農村有一種很普遍的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沒有繼承權的,只有兒子或未出嫁的女兒享有繼承權,因此很多親屬關系證明中只有兒子,沒有女兒,公證員應當耐心詢問,并實地調查,查清子女詳細情況。
(三)審查被繼承人有無遺囑
在調查當事人有無遺囑時,一定要向全部繼承人進行詢問。如有遺囑,應當經全部繼承人、見證人或代書人確認,是被繼承人親自、自愿所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方能確認遺囑有效。農村老年人往往立了數份遺囑,時間一長,自己都記不清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盡可能把以前的遺囑找到,并告知繼承人有數份遺囑,一般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如果繼承人中有不同意見,我們不宜受理遺囑繼承公證,應建議繼承人通過法院訴訟解決。
四、因宅基地上的房屋繼承涉及的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有關政策
在查明被繼承人遺產,法定繼承人之后,我們應當將《繼承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政策規定告知繼承人,由繼承人協商一致后,確定遺產繼承。公證員在告知有關政策時,一定把土地、城建、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告知繼承人,特別是農村宅基地變更登記有關政策規定,很多群眾不了解。
(一)部分繼承人戶籍在宅基地所在村的,另有一部分繼承人是居民或非宅基地所在村的。根據一九九九年五月一日國家土地管理局發布的《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八條規定: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后沒有批準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一般應建議,宅基地所在村的繼承人繼承比較合適,在變更登記宅基地使用證時符合政策規定。而且繼承人可以申請審批拆屋建屋手續,如果是非宅基地所在村的繼承人繼承,土地使用證雖可變更登記至繼承人名下,但今后申請建房時,符合審批條件的可以審批,不符合審批條件的就無法批準。因為目前宅基地只允許本村民組織成員使用,一旦房屋拆除后,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在平時實踐中,我們常采用宅基地所在村的一位繼承人繼承,其余繼承人放棄繼承。經全體繼承人協商同意,由繼承人給予其他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一定經濟補償。我們應建議繼承人采用這種做法,必要時邀請所在村二委會負責人進行協調,做一些思想工作,在目前已辦公證來看,效果還是不錯,減少了遺產繼承糾紛。
(二)如果繼承人是非宅基地所在村村民,即繼承人是居民戶或外村村民,被繼承人的房屋仍然可以合法繼承。二00六年五月十六日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印發的《杭州市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若干規定》的通知第十八條規定:土地權利人死亡或受讓人死亡的,辦理土地變更時,其遺產的繼承處置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實質上允許非本村村民因房屋繼承發生的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也就是說可以變更登記到非宅基地所在村的任何繼承人名下。但在實際操作中肯定會產生矛盾,在集體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時,應當經土地所有權人即村委會同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組織法》規定,經全體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如果不同意變更登記到非宅基地所在村的繼承人名下,那么繼承來的房屋就必須轉讓給宅基地所在村的村民,這與現行的憲法、法律和社會制度相沖突。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仍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采用下列幾種方法:(1)是做好村委會工作,同意繼承人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2)建制鎮范圍內的房屋,建議繼承人辦理國有出讓住宅用地手續,繳納一定的規費、出讓金,這樣可以徹底解決房地矛盾;(3)繼承后,村委會又不同意變更登記,可以建議繼承人將繼承的房屋出售給當地無房的村民。
除了上述三種方法外,以個人觀點提出設想,既然宅基地所有權是農民集體所有,村民委員會應當可以將宅基地使用權出租給地上房屋所有權人,并規定使用年限,統一由縣、市人民政府制訂比較可行的每年每平方米土地有償使用金,解決房與地分屬不同所有權人的矛盾。從現在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應該是可行的。但是宅基地使用權出租僅限于農村宅基地上房屋繼承情況,不能擴大到其他交易行為,禁止農民房屋買賣、出售、贈與,防止集體土地流失。
(三)如果夫妻有一方死亡,另一方配偶仍健在,不論原宅基地登記在誰的名下,健在的一方配偶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如果子女和配偶共同繼承房屋,配偶一方有優先登記權,所以新的宅基地使用權人一般登記為仍健在的配偶方。但繼承房屋的子女也是該宅基地使用權共有人,現有的登記辦法中未明確共有人對宅基地使用面積的分攤,而且與一戶一宅的規定有沖突。
五、關于農村房屋部份繼承、部份贈與如何辦理公證
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大部分是夫妻共有財產,沒有作過夫妻財產約定。如:有一方死亡,另一方配偶仍健在。死亡一方的房屋財產所有權發生繼承,即一幢房屋中的50%產權發生繼承,健在一方享有其余50%的房屋財產所有權。這時,他們其中一個子女要求繼承,子女戶籍是宅基地所在村,并且無房,結婚成家,符合建房審批條件。健在一方配偶同意,將自己的50%產權房屋贈與給子女,并辦理公證,其余50%房屋按法定繼承辦理。繼承人,受贈與人為同一個子女,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宅基地使用權可以變更登記至繼承人名下。否則,不能辦理房屋贈與公證。
另有一種情況也可辦理農村房屋贈與合同公證,即房屋所有權人與宅基地所有權同屬一個村,房屋所有權人自愿將農村房屋贈與給自己的一個子女,且該子女也是成年人,無住房,戶籍地在同一個村,這樣允許辦理房屋贈與公證,但必須是附條件的贈與。具體條件:一是房屋所有權人,即贈與人將房屋贈與給子女后,不得向有關部門申請建房;二是受贈人,即房屋所有權人子女接受贈與房屋后,必須保證提供至少一間住房給父母居住;三是受贈人取得贈與房屋所有權后,同時獲得宅基地使用權,根據一戶一宅政策不得向有關部門重新申請審批農民建房。如果贈與合同不附上述三個條件,國土資源部門是不會辦理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
六、辦理宅基地上的房屋繼承贈與公證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一)、因農民文化知識不高,接受教育不多,對法律知識了解較少,特別是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政策更是不了解。因此,要求我們公證員在辦理此類公證時,接待當事人要耐心、仔細,及時與國土資源部門聯系、溝通,把正確的政策規定告知當事人,把若干個繼承方案也告訴當事人,讓當事人自己權衡分析,選擇一個既符合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要求,又讓當事人比較滿意的方案。向當事人提供的親屬關系、死亡證明等材料表格,要作非常詳細說明。
(二)、被繼承人死亡較早的,公安機關已無檔案可查,公證員要求村委出具證明,然后由公證員親自上門,對鄰居進行調查核實。
(三)、受農村重男輕女思想觀念影響,絕大部份農村老年人認為女兒是嫁出去,不能繼承父母遺產,因此在親屬關系證明中沒有填上女兒的姓名,公證員應特別強調女兒享有同等的繼承權,應當把女兒一同列入繼承人。
(四)、宅基地上的房屋繼承公證應上門辦證為主。特別是被繼承人生前住在偏遠山區,子女很多,集中到公證處辦理不方便,公證員應與當事人約好時間,主動上門服務,免去當事人來回奔波。如果繼承人到公證處辦理,對房屋現狀、權屬以及被繼承人有關情況,公證員仍必須到實地進行一次調查。因為農村老房屋,有共用天井,一幢房屋同時居住若干個農戶,僅憑土地使用權證圖紙,無法判斷房屋基本情況,因此要求公證員實地調查、拍照,并將照片附在公證書后面,使國土資源部門工作人員辦理變更登記過程中一目了然。必要時可制作房屋草圖,經當事人簽字后存檔。
(五)、空閑或房屋倒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宅基地使用權的不得受理,若已受理,應終止辦理。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二條規定: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
農村宅基地的轉讓政策有哪些
城鎮居民可以購置農村宅基地嗎
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被強制買東西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11-22怎樣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2-18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