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辭職三方違約金需要賠償嗎
不需要進行賠償。勞動合同存續期間,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提交申請。由此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應當由勞動者賠償。只要勞動者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原則上無需用人單位同意。若用人單位遲遲不辦理離職手續,勞動者可以通過勞動仲裁要求解除勞動關系。
二、勞動合同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可以約定兩種形式,第一種賠償損失的方法。即約定由違約一方賠償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第二是約定違約金,采用這種方式應當注意根據職工一方承受能力來約定具體金額,不要出現顯失公平的情形。另外,所謂的違約,不是一般性的違約,而是指比較嚴重的違約,造成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如職工違約離職,單位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等。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合同是雙方的一種保障,也是對雙方的一種約束。在沒有任何法律風險的情況下,那么勞動合同就是一堆廢紙,但是如果有勞動糾紛的情況下,勞動合同就是最強有力的證據。一般情況下只要用人單位沒有支付培訓費,勞動者違約不要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勞動合同違約金培訓費的支付標準是多少?
勞動合同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懷孕女職工有何待遇
2021-02-18合同法賠償金額范圍
2021-03-19家屬不配合治療導致病員死亡該怎么處理
2020-12-23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