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雙方或一方出資購置單位優惠價商品房,離婚時如何定性和處理,目前法學理論上無章可循,各地處理又沒有統一的標準。
有觀點認為:單位出售給本系統職工優惠價商品房是針對特定人的特定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范圍。
有觀點認為:此類商品房屬夫妻共同財產,但在決定歸屬時,應判歸所在售房單位一方所有,由其補償另一方出資房款的一半。
有觀點認為:此類商品房屬夫妻共同財產無可置疑,但在離婚時,判給誰方使用,應視具體情況而定,比照雙方的實際需要,同時應按整套商品房的市價進行分割。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執行民事政策的意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各自或共同勞動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各自或共同繼承、受贈的財產,都是夫妻共同財產。”其中,“勞動所得的收入”對于單位職工而言,除了日常工資外,還應包括各類獎金、補貼、單位分發贈與的實物等福利及八小時以外的勞動收入,當然也包括單位為職工購房所給的補貼,因此處理離婚時,僅對夫妻購買商品房的優惠價進行分割,不認定差額補貼部分是不公平的。
例如:一對夫妻,丈夫是某行政單位職工,妻子是司法部門職工,93年,妻子所在單位向職工出售價值7萬元的商品房一套,單位補貼3萬元,夫妻倆出資4萬元購得此房,后因妻子單位支付了巨額購房補貼,每年獎金就少了,基本不發獎金,而丈夫單位未行房補,獎金可觀,成為夫妻儲蓄的主要來源。嗣后,夫妻因感情破裂要求離婚,一審法院判決家庭存款各占一半,房子判歸女方所有,女方補償男方購房款的一半2萬元,男方不服提出上訴,顯然上訴是有理由的,女方單位給的購房補貼與男方單位發的獎金是同一屬性的,理應一視同仁。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集資建房”與“優惠價商品房”的區別,雖然集資建房也是國家、單位、個人,或者單位與個人共同出資,集資建房以國家、單位出資為主個人出資為輔,權屬國家或集體所有,出資個人只有使用權或部分產權,分割時應就個人出資部分進行分割。
還有購買期房,預付部分房款,以后按揭分期付款,在付清房款取得產權證書前,夫妻離異,應按已付款項進行分割,不能以整套房價分割。當然取得房子的一方支付已付款的一半補償給對方后,應履行日后的按揭還貸義務方可取得全部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雙方書面寫房產歸屬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30破壞軍婚罪案例介紹
2020-11-15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