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普遍實行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承包方為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因各地發包的方式不同,當事人承包土地時間與婚姻關系成立的時間不一致,以及各地不同的鄉規民約,造成在離婚案件中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分割難度加大,情況復雜。
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分割嗎
(1)婚后以一方名義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或領取經營權證的,應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夫妻雙方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均有承包主體資格的。解除婚姻關系時,應當按照民法關于共有物的分割原理,對承包土地經營權進行分割。如果承包土地在分割后無損其經濟價值,則可按承包戶各成員的份額進行分割,同時考慮到離婚后老人贍養、子女撫養及當事人雙方身體狀況、謀生能力等具體情況,合理進行分割。有損其經濟價值的,承包土地歸一方經營,經營一方可給予另一方相應的經濟補償。另一種情況是夫或妻一方是城鎮居民的,離婚時承包的土地經營權應歸非城鎮居民的一方所有。
(2)一方婚前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婚后另一方戶口遷入的。離婚時要求分割的,亦應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第一,承包土地所在地是按1995年9月國務院《關于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的通知》中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辦法進行土地承包責任田劃分的,不管離婚當事人是否屬同一經濟組織,則遷入的一方在離婚時要求分割另一方承包土地的,法院不予支持。因為《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條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如果再分給遷入一方承包土地的份額,就會讓另一方減少土地面積,遷入一方增多承包土地,有失公平,且會影響農村的穩定。第二,一方結婚后戶口遷入的,落戶所在村的村集體按“大穩定、小調整”的方式用集體的預留地、開墾地、他人交回的承包地增補給該戶承包土地面積的,則遷入方在離婚時要求分割承包土地經營權的,法院只對一方婚遷后此戶增補的承包地部分予以處理。原則上增補部分歸婚遷一方,但有該承包戶其他成員的份額的,要扣除。
(3)一方婚前取得承包土地經營權,婚后另一方戶口未遷入的,則其不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承包主體資格,離婚時未遷入一方主張土地承包經營權分割的不予支持。離婚時,當事人已經實際耕種的土地,因發包方的原因而未簽訂農業承包合同,亦未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這種情況下,法院不能用司法權力確認當事人是否享有實際耕種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對當事人就實際耕種的土地要求分割處理的,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解釋對于違法借債如何規定的
2021-03-21醫療糾紛訴訟前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2021-01-26公務員參與嫖娼是否會被開除
2021-02-0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能否對拆遷補償標準問題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14解讀《福建省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辦法》
2020-12-24村里新農村建設用征地要補償嗎
2020-11-24政府拖欠征地補償款應該怎么辦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