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婚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夫妻財產制可分三類,即夫妻法定共有財產制度、法定個人財產制和約定財產制。時下,面臨離婚的夫妻對于他們在婚前或婚后所購買或受贈的房產,屬于哪一種性質的財產制常常認定不清,尤其是遇到長輩們的干涉,給房產認定帶來一定的麻煩。
從眾多離婚夫妻房產糾紛的案例來看,比較復雜的主要集中在4種類型。根據《婚姻法》、《婚姻法解釋(一)》、《婚姻法解釋(二)》以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對處理離婚財產的有關規定,現舉例逐一分析。
案例一:父母出資購房贈與一方
男方父母出資購買了一套房產,小夫妻雙方分文未出,但小產證上權利人一欄則記載了男方、男方父母三人的姓名。現夫妻倆面臨離婚,女方主張這房產中的三分之一產權為夫妻倆的共有財產。
分析:作為父母在贈與前要把握《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的兩點內涵:一是如果子女已婚,父母為自己子女小輩夫妻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應認定為是對小輩夫妻雙方的贈與,除非父母明確表示是贈與自己子女一方;二是對父母的“明確表示贈與”,須在辦產權證之前作出且有證據證明,最佳形式是辦理公證。如果父母在辦產權證之后或在小輩夫妻面臨離婚時才簽訂的贈與合同,這實際上是侵犯了非自己子女一方的合法權利。本案中女方的主張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該房產中的三分之一產權應當認定為小夫妻倆共同財產。
案例二:婚前公房婚后買下產權
男方婚前承租一套公房,婚后將公房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買下,使公有住房轉為個人產權房,但產權證上權利人的姓名僅男方一人。現夫妻倆面臨離婚,該房屋如何分割?
分析:《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市高院對“婚前承租”的概念作了進一步解釋,其內涵是:如果“婚前承租”的公房是基于單位福利政策分配取得的,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為產權房的,離婚時,該房屋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婚前承租”的公房是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單獨購買的,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為產權房的,離婚時分割該產權房時,應當將婚前以個人財產購買的使用權部分確定為當時承租人個人所有,剩余部分按共同財產分割。
案例三:婚后購房財產份額不等
夫妻倆婚后購買了一套房屋,小產證上載明男方的財產份額為70%,女方的財產份額為30%;現夫妻倆面臨離婚,該房屋如何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