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管是否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繼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相待的關系。但是,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是否發生法律規定的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應根據他們是否形成撫養教育關系來確定。
我國《婚姻法》第27條明文規定:“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不得虐待或歧視。”因此,不管是否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繼父母子女間都應平等相待,不得虐待或歧視。
婚姻法第27條規定:“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根據此條規定,未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子女與繼父母無法定的權利義務,他們僅是直系姻親關系。已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雙方享有父母子女間的各種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他們屬于擬制直系血親關系。
2、未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屬于姻親關系,他們之間無法律規定的父母子女單質權利與義務。
未與繼父或繼母發生撫養教育關系的子女,與繼父母不發生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繼父母收養繼子女的,雙方形成養父母子女關系,該子女與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生父或生母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除。
即他們之間只是一種名義上(或稱謂上)的父母子女關系,繼父母因未撫養教育繼子女,不享有受繼子女贍養扶助的權利;繼子女因未受繼父母的撫養教育,不負贍養扶助繼父母的義務。
3、已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屬于法律上的擬制血親,他們之間具有與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相同的權利和義務。
此類繼父母與繼子女具有雙重法律地位,即一方面他和自己的生父母保持著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另一方面他和撫養教育自己的繼父或繼母又形成擬制血親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例如在財產繼承上,此類繼父母與繼子女就可以發生彼此繼承的權利。
4.與繼父母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不同于養子女。
繼子女與其生父母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并不因撫養關系的形成而終止。也就是說,繼子女既與其生父母繼續保持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同時又與繼父母發生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規定:“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其依據即在于此。
5.繼父母與繼子女的近親屬之間的關系在法律上尚無明確規定。法律不承認擬制血親的繼父母子女關系的效力可及于其他近親屬。
《婚姻法》第27條只規定形成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產生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并未明確繼子女與繼父母的近親屬之間、繼父母與繼子女的近親屬之間是否也要產生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在對代位繼承人的解釋中明示:“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其中,被代位繼承人包括與被繼承人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而代位繼承人卻并未包括與被代位繼承人(無論是被繼承人的親生子女、養子女還是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第24條解釋“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權,因繼兄弟姐妹之間的撫養關系而發生。沒有撫養關系的,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由此可知,該司法解釋不承認擬制血親的繼父母子女關系的效力可及于其他近親屬。
綜上所述,繼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如何認定?只需要掌握兩點就可以了,那就是:
1、不管是否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繼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相待的關系。
2、是否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繼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會大不同。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子女受到法律限制和保護較多,同于父母子女,需要承擔撫養教育和贍養扶助的權利義務關系,還可以彼此發生繼承等。未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關系較松散,沒有以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更談不上繼承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算不算違約
2021-03-26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0-12-13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過了拆遷獎勵的期限還能拿到拆遷獎勵費嗎
2021-01-15農村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