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李某與劉某經人介紹相識,后經過交往,正式確定戀愛關系。在2011年3月,在雙方父母主持下,李某與劉某辦理了訂婚儀式。訂婚當天,李某按照農村習俗,給付劉某彩禮現金10萬元整,后劉某以自己的名義在某銀行開立定期賬號存入該款。另,李某在某店購買某牌的訂婚戒指一枚花費8000元,作為訂婚信物給劉某。于2011年6月,李某和劉某在雙方親人、朋友的見證下舉辦了結婚儀式。至此之后,李某與劉某因生活瑣事經常發生矛盾,最終導致雙方感情完全破裂并分手,李某和劉某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李某為維護其合法權益,特訴至法院要求劉某返還彩禮10萬元,價值8000元的某牌訂婚戒指(編號為xxxxx)。
辦案思路及心得
彩禮返還的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下稱《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首先彩禮,是男方以結婚為條件贈與女方的大額現金和財物。在現實生活中,訂立婚約的男女雙方及各自父母在婚約期間通常要向對方贈送訂婚禮物及禮金。婚約當事人基于結婚的目的,一方或雙方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對方而產生的贈與,并非單純以無償轉移財產權為目的,實際上這種贈與行為是附有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即是預想將來婚約得到履行,而以婚約的解除為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如果條件不成就(婚約未解除),那么贈與行為繼續有效,贈與物歸受贈人所有;如果條件成就(婚約解除),贈與行為則失去法律效力,贈與財產應當返還給贈與人。因此,婚約期間的贈與行為就其法律性質而言,實際上是一種附有解除條件的贈與。婚約解除后,受贈人應當將受贈物返還給贈與人,如果受贈人拒不返還而繼續占有贈與物,構成民法上的不當得利。
本案中,李某和劉某雖然按照農村的習俗舉辦了結婚儀式,但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在法律上雙方并不是合法的夫妻關系,李某是按照農村的習俗在訂婚宴上給付劉某10萬元彩禮,按照法律規定,劉某應當依法返還李某10萬元的彩禮。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李某以結婚為目的,給被告劉某購買某牌訂婚戒指,故劉某應當返還訂婚戒指。
裁判結果
經法院審理認為,雙方事實清楚,李某提供的證據充分,判決如下: 1、被告劉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李某訂婚禮金10萬元。 2、被告劉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李某某牌的訂婚戒指(編號為xxxxx)一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用他人品牌怎么處理
2020-12-03被羈押后怎么辦
2021-02-03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