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最多是多少?
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最多是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哪些不能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范圍?
(1)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
(2)勞動保護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3)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三、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小知識
根據規定,經濟補償金應以勞動者實際月工資為基準,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
若勞動者工作不滿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不僅包括基本工資,還應包括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具體規定為: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實際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區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一個月工資標準)按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3)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法律上對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的賠償金的最高賠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勞動者在需要進行申請賠償的時候應當按照規定來辦理。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應當積極做好與勞動者的溝通,在解除勞動合同前一個月進行告知,避免因沒有提前告知而需要支付大量的賠償金,造成經濟利益損失。
簽訂勞動合同必須交保險嗎?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對拆遷補償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