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勞動糾紛案頻頻發生,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了勞動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濫用權力,損害勞動者利益,國家特此制訂了相關法律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那么用工勞動合同糾紛賠償標準是什么呢?來讓律霸小編為大家作出詳細解答吧。
關于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新法規定對普通勞動者的經濟補償已經沒有十二年年限的限制,只是對于工資收入高于平均工資三倍的勞動者有了一個數量和期限的限制。
第九十七條關于勞動合同法朔及力的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也就是說涉及勞動合同法實行以前的經濟補償年限是要受到十二年期限的限制的。
關于用人單位違法解除的賠償,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在此,條例明確規定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很明顯是偏向勞動者的。也就是說條例的效力是朔及既往的。
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法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國家對勞動者的法律保障也越來越多。如果用人單位違反了勞動法相關法律的話,會對勞動者作出補償,主要是經濟方面的補償。以上就是小編對“用工勞動合同糾紛賠償標準”的全部解答。在維權過程中各位如果遇到其他問題的話,不妨向365律師進行咨詢。
勞動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2020最新勞動糾紛律師費標準
勞動糾紛訴訟費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偵和經偵哪個嚴重
2020-12-22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