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雙方達成協議的書面憑證,那么如果合同終止是要付出一定的賠償的,因為造成了對方一定的經濟損失,那么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就是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的問題。勞動合同終止到底是如何賠償的呢?
一、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法》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勞動法》第28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勞動部規定,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二、勞動部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中作了以下具體規定:
1、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
2、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于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
3、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1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4、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怎樣計算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單位何時解除勞動關系不補償經濟補償金
單位分立合并支付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賠償款分割有期限嗎
2021-01-31網絡小說重名是否構成侵權
2021-03-16律師在接受委托后需要進行哪些程序
2021-03-10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利差益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