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成立的時間是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一般認為收件人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即為到達生效的時間。聯合國《電子商務示范法》第
15條和我國的《合同法》第16條的規定基本相同。如收件人為接收數據電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統,該數據系統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
收到時間。如收件人沒有指定某一特定信息系統的,則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對于什么是“進入”,一項數
據電文進入某一信息系統,其時間應是在該信息系統內可投入處理的時間,而不管收件人是否檢查或者是否閱讀傳送的信息內容。
認定發送和接收電子合同的時間對于判斷交易成立和生效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的《合同法》對此只是做了原則性的規定。根據《合同法
》和民事法律關系基本原理和電子合同的實際情況,認定發送和接收電子通訊時間的默認規則為,在雙方沒有相反約定的情況下,某個電子信
息進入某個輸送人無法控制的信息系統就視為該信息已經被發送,如果信息先后進入了多個信息系統,則信息發送的時間以最先進入其網絡服
務提供者的服務器,在發送到接收人的計算機系統,那么該信息被發送的時間就是先進入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服務器的時間。在判斷信息接收時
間方面,如果電子信息的接收人指定了一個信息接收系統,則電子信息進入該系統的時間即為信息接收的時間。
電子合同的成立地點,是指電子合同成立的地方。確定電子合同成立的地點涉及到發生合同糾紛后由那地、那級法院管轄及其適用法律問
題。我國《合同法》第34條規定,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采用電子意思表示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要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
點,沒有主要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我國立法對電子意思表示采取的是“到達主義”,所
以規定以收到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其原因是考慮到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和特殊性問題。我國《合同法》第34條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因
為電子交易中收件人接收或者檢索數據電文的信息系統經常與收件人不在同一管轄區內,上述規定確保了收件人與視為收件地點的所在地有著
某種合理的聯系,可以說我國《合同法》這一規定充分考慮了電子商務不同于普遍交易的特殊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終解釋權是否是合同要約
2021-01-05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