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工作體系內,有三種關系。分別是勞動關系,勞務關系和承包關系,這三種關系都是我國勞動者和發放勞動工資方的關系。三者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那么,勞務關系、勞動關系和承包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一、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
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為實現勞動過程而發生的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社會關系。
勞務關系是當事人之間因提供勞務關系而發生的民事關系。
勞動關系是僅與勞動過程相聯系的,表現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的使用權。
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勞動力的支配權掌握在用人單位手中,雙方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隸屬關系,因此,勞動關系中風險責任由用人單位承擔,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特定化為持續的定期的工資支付。
與勞動關系相比,勞務關系中當事人處于平等的地位,雙方當事人之間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交付約定的勞動成果而非勞動行為,另一方按照合同約定一次性支付對價。基于上述的區別,勞動關系受勞動法調整,遵循“保護勞動者原則”,而勞務關系受民法調整,遵循“平等自愿,等價有償原則”。
二、承包關系
承包關系在法律上沒有確切的定義,在企業范圍內的承包關系作為一種責任制形式,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社會關系,可以從屬于勞動關系,也可以從屬于民事關系。 從屬于勞動關系的承包關系,由勞動合同規定工資報酬、集體福利、工作時間以及勞動紀律等內容。
承包合同則只對勞動合同未規定的定額指標、獎金分配等內容進行規定。這種
承包關系并未改變勞動關系的特性,只是將定額管理與物質獎勵制度結合運用,以完成定額程度作為計獎的依據,這種承包關系人應有勞動法進行調整。
從屬于民事關系的承包關系,勞動關系已經虛化,工資關系成為檔案關系,勞動者被賦予經營者的資格。勞動關系時機已經轉化為勞務關系,成為民事關系,應當由民法調整。因此承包關系中的承包者具有兩種身份,既是經營者又是勞動者,這種主體以不同身份實行的不同的行為應分別歸入勞動法和民法去調整。
以上就是關于勞務關系、勞動關系和承包關系的區別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全部解答內容。上文,非常明顯和清楚的寫出了三種關系的內容、范圍以及各自的使用情況,是非常容易區分的。更多相關知識請咨詢律霸網站,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劃撥安置地是否可以買賣
2020-11-21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