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時兩個人都不想要孩子怎么辦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八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所以,夫妻離婚時都不要孩子,不僅有背社會主義道德,更為我國法律所不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二十條規定:“在離婚訴訟期間,雙方均拒絕撫養子女的,可先行裁定暫由一方撫養。”雙方應當就子女問題進行協商,按照婚姻法有關規定確定由哪一方撫養,由另一方支付撫養費。如果雙方不能達成協議,則應由人民法院判決由有能力條件的一方撫養。
一般情況下,法院在判決時主要考慮子女隨哪一方生活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綜合雙方的經濟條件、品格、職業等因素。如果被指定的一方拒不履行撫養義務,法院可以采取制裁措施迫使其履行自己的義務。
并且,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強制性的,否則可能構成遺棄,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