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
首先,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規定,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應當退休。但這并不意味著達到退休年齡的公民就不具備勞動合同主體資格。我國勞動法只規定禁止錄用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但沒有規定勞動者的年齡上限。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者,如果他們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繼續勞動是他們生存的需要。因此,將他們置于勞動法的保護之下是符合我國的立法精神的。
其次,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將其視為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具備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有利于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到用人單位參加勞動的人,大多數是生活比較困難的農民和其他低收入人群,他們沒有參加社會保險,年老時沒有退休金可領,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繼續工作。對這類群體,國家應當加大保護力度,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與民法上意義上的提供勞務者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法律對前者的保護力度更大,用人單位需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勞動者可享受相應的保險待遇。因此,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與用人單位的關系界定為勞動關系,更能體現法律以人為本的內涵和司法的人文化關懷。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該司法解釋明確了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繼續就業后,與用人單位的關系只能是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從理論上來講,對于達到退休年齡后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具有生活保障,沒有必要再為其提供雙重社會保險障。因此,在司法中,應當將他們認定為不具有勞動者的主體資格,不能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第四,對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如果確認他們還具有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則會造成勞動與社會保障體系的沖突。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為了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勞動法律關系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要按一定比例向社會保險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因此,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是無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
二、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的概念
1、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2、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Service Relations) 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 勞務關系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等主體,通過勞務合同建立的一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該合同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適用的法律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退休以后辦理了退休手續的可以說了解除了法定的勞動關系,但是還是存在勞務關系的。勞務關系也是一種雇傭關系,是企業與個人之間建立的,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企業也應遵守對被雇傭者的法律責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賓館洗澡摔傷賓館有責任嗎
2021-02-10小朋友高空拋物砸傷人怎么劃分責任
2020-12-28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一般偷竊請律師多少錢
2021-02-03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