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是指小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年的有形資產。
固定資產的特征
第一,固定資產是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
第二,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超過一年。
第三,固定資產為有形資產。
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1.該固定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小企業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設備、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一)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但不包括按照稅法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外購固定資產是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
購入不需安裝的固定資產,購入后即可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購入需安裝的固定資產,只有安裝調試后達到設計要求或合同規定的標準,該項固定資產才可發揮作用,才意味著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企業外購的固定資產分為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種情形:
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賬務處理為: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應付票據”等科目。
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取得成本是在前者取得成本的基礎上,加上安裝調試成本等,其賬務處理為:按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先計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裝完畢交付使用時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建造該項資產在竣工決算前發生的支出確定,包括相關的借款費用。
小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包括自營建造和出包建造兩種方式。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所建工程都應當按照實際發生的支出確定其工程成本并單獨核算。
1.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以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其成本應當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機械施工費等計量。
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準備的各種物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不能抵扣的增值稅稅額、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并按照各種專項物資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資轉為本企業存貨的,按其實際成本進行結轉。
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發生盤盈盤虧是的處理:
盤虧時,應以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的價值,減去殘料價值以及保險公司、過失人等賠款后得出凈損失,計入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
盤盈的工程物資或處置凈收益,應沖減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完工后發生的工程物資盤盈、盤虧、報廢、毀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支。
建造固定資產領用工程物資、原材料或庫存商品,應按其實際成本轉入所建工程成本。
企業以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發生的工程成本應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例3-8】
“**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剩余生產能力自行制造一臺設備,在建造過程中主要發生下列支出:
2010年1月6日用銀行存款購入工程物資93600元,其中價款80000元,應交增值稅13600元,工程物資驗收入庫。
2010年1月20日工程開始,當日實際領用工程物資80000元;領用庫存材料一批,實際成本6000元;領用庫存產成品若干件,實際成本8100元,計稅價格11000元,計算應交的增值稅銷項稅額1870元;輔助生產部門為工程提供水、電等勞務支出共計5000元,工程應負擔直接人工費10260元。
2010年4月30日工程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賬務處理如下:
①2010年1月6日,購入工程物資,驗收入庫。
借:工程物資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3600
貸:銀行存款93600
②2010年1月20日,領用工程物資,投入自營工程。
借:在建工程80000
貸:工程物資80000
③2010年1月20日,領用庫存材料。
借:在建工程6000
貸:原材料6000
④2010年1月20日,領用庫存商品。
借:在建工程9970
貸:庫存商品8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870
⑤結轉應由工程負擔的水電費。
借:在建工程500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5000
⑥結轉應由工程負擔的直接人工費。
借:在建工程10260
⑦2010年4月30日,工程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計算并結轉工程成本。
設備制造成本=80000+6000+9970+5000+10260=111230
借:固定資產11230
貸:在建工程11230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在出包方式下,企業通過招標方式將工程項目發包給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即施工企業)組織工程項目施工。企業的新建、改建、擴建等建設項目,通常均采用出包方式。
出包工程的成本構成:
企業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其成本由建造該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發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裝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攤計入各固定資產價值的待攤支出。
出包工程的賬務處理
出包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主要是企業與建造承包商辦理工程價款的結算科目,企業支付給建造承包商的工程價款作為工程成本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三)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
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評估價值和相關稅費確定。轉入固定資產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
(四)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等確定。
(五)盤盈的固定資產
盤盈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同類或者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或評估價值,扣除按照該固定資產新舊程度估計得折舊后的余額確定。
盤盈的固定資產應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進行核算。
三、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主要包括: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
影響固定資產折舊計算的因素:
(1)原始價值,指固定資產的實際取得成本,就折舊計算而言,也稱為折舊基數。
(2)預計凈殘值,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之后的金額。
(3)預計使用年限,指固定資產預計經濟使用年限,也稱折舊年限,通常短于固定資產的物質使用年限。
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范圍
小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不得計提折舊。
小企業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企業最常使用的一種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是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第二種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之后的金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第三種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乘以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二)后續支出的計量
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固定資產的收益對象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但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和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建支出應當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概括而言,主要有兩種情況,分別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和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1.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第一點,固定資產發生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時,企業一般應將該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計提折舊。
第二點,發生的后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資產發生的后續支出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并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第三點,企業發生的一些固定資產后續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換原固定資產的某組成部分,當發生的后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時,應將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
2.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第一點,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
第二點,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用、大修理費用等支出只是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工作狀況,一般不產生未來的經濟利益。因此,通常不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在發生時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點,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計入“管理費用”;企業專設銷售機構的,其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計入“銷售費用”。對于處于修理、更新改造過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如果其修理、更新改造支出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在發生時也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四、固定資產的處置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1)該固定資產處于處置狀態。
(2)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處置,一般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核算。
固定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步驟:
第一,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固定資產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第二,發生的清理費用。固定資產清理過程中發生的有關費用以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
第三,出售收入和殘料等的處理。企業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應沖減清理支出。按實際收到的出售價款以及殘料變價收入等,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第四,保險賠償的處理。企業計算或收到的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應沖減清理支出,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第五,清理凈損益的處理。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后的凈損失,屬于生產經營期間正常的處理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由于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后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例3-9】
“**股份有限公司”因經營管理的需要,將一項固定資產出售,出售的價款為500000元,使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應交增值稅85000元。被出售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為720000元,累計折舊310000元。發生的清理費用1200元。
其賬務處理如下:
①注銷固定資產原價及累計折舊。
借:固定資產清理410000
累計折舊310000
貸:固定資產720000
②支付清理費用1200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1200
貸:銀行存款1200
③收到出售全部價款。
借:銀行存款585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5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00
④結轉凈收益
凈收益=500000-410000-1200=88800
借:固定資產清理88800
貸:營業外收入——處置固定資產利得88800
“**股份有限公司”在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中,發現少了一臺電機。該電機賬面原價4600元,已提折舊1900元。賬務處理為:
①報經批準處理前,注銷盤虧電機原價與累計折舊。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2700
累計折舊1900
貸:固定資產4600
②報經批準,盤虧電機凈值轉入營業外支出。
借: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盤虧27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270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處理孩子撫養義務和探視權的關系
2021-03-12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贍養費的給付標準是多少
2021-03-03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超過可撤銷合同時效怎么處理
2021-01-06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