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等級認定后勞動仲裁程序是怎么樣的?
1、申請。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
2.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3.開庭。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將進行申請人明確請求、被申請人答辯、仲裁庭調查事實、當事人雙方舉證質證、辯論、陳述最后意見等環節。
4.調解。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會制作調解書。
5.裁決。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會及時作出裁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仲裁時效】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仲裁裁決
仲裁庭開庭裁決,應當在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開庭審理時,聽取申請人的申請和被申請人的答辯,由仲裁庭進行當庭調查、主持辯論,征詢雙方當事人的最后意見,并再行調解。雙方未達成協議或不愿接受調解的,經仲裁庭合議作出裁決,并制作仲裁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執行的,對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后的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長十五日。處理集體勞動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十五日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可延長十五日。
綜合上面所說的,工傷認定之后,就代表著可以申請工傷的賠償,如果解決不好那么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從而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從而還需要當事人提交相關的材料;這樣執法人員才會受理自己的要求,從而按流程來進行合法的辦理。
勞動仲裁法實施條例全文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仲裁程序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形式的強制規范
2021-02-28土地流轉和土地轉租,土地轉包有什么區別
2020-12-07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據什么認定
2020-12-23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