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男方李某反悔,要求撤銷贈與并拒絕配合辦理過戶手續。其理由為,離婚協議中的房產歸女兒所有的約定實質為男女雙方對女兒作出的財產贈與,而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現房產尚未過戶到受贈人名下,財產權利尚未轉移,男方李某可以撤銷贈與。
2009年4月,王某與李某的兩個女兒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李某立即履行離婚協議約定,與前妻王某一道將協議中約定的房產辦理過戶手續,歸兩個女兒所有。
審判:
法院經審理,依法判決李某與王某在30天過戶到兩個女兒名下。
解析:
離婚協議約定將共有的房產歸女兒所有,是一種以解除雙方身份關系為動機的目的贈與行為。鑒于離婚協議主要是為解除雙方婚姻關系的目的而設定,這種發生在特定身份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有目的的贈與,并不違反法律的規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義務性質,也屬一項諾成性的約定。在雙方婚姻關系事實上因離婚協議得以解除的情況下,贈與財產的目的已經實現,故其贈與房產行為依法不能隨意撤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該規定有兩層含義:一是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并就財產分割達成了協議。二是當事人向婚姻登記機關提交的離婚協議中有關財產分割問題的條款及作為離婚協議組成部分或者附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對離婚的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約束力。
因此,男女雙方在離婚時同意贈與房產,登記離婚后,受贈人即有權要求贈與人為其辦理贈與房產的過戶登記手續,贈與人不得拒絕履行離婚協議的附隨義務及主張撤銷該項贈與。如果贈與人可隨意撤銷贈與,一是違背了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二是違反了當代契約簽字生效的原則;三是惡意利用贈與的撤銷達到既離婚又占有財產的目的,給子女或原配偶造成了經濟損失和新的精神傷害,也給法院增加了訴累,因此引起的社會負面影響顯而易見。男女雙方在離婚時約定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子女,也屬于雙方對財產分割達成的一致協議,反悔一方沒有證據證明所達成的協議存在欺詐、脅迫情形的,依法不應予以變更撤銷。故被告李某應當無條件立即將房產過戶給兩個女兒,當其拒絕履行時,人民法院應當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異地交通事故可以在本地起訴嗎
2021-03-22刑事案件司法鑒定怎么進行
2020-12-12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