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規定》可以說是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當事人在國外形成的證據要經過公證、認證。第1l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根據此條的規定,今后凡在國外形成的證據,沒有經過公證、認證或者沒有履行按照雙邊條約中規定的證明f續的,均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一)關于公證
根據《證據規定》第11條第1款的規定,國外取得的證據首先要經過所在國公證機關的公證。公證是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的行為。公證機關的業務范圍十分廣泛,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民事方面,主要包括證明民事法律行為(包括各種民事合同和非合同民事法律行為即單方法律行為,如收養、遺囑、委托、贈與、證明等)、證明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包括法律事件如出生、死亡、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和其他法律上有一定影響的事實)、證明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如證明聲明書、成績單、畢業證書等),以及其他與公證有關的法律事務。
根據我國《公證暫行條例》的規定,我國公證機關是國家的證明機關,國家通過公證手段,依法規范、確認和調整民事法律關系,使民事法律關系設立、變更和消滅的過程都能在民事法律規范所調整的范圍之內并得到國家法律的認可。公證機關的職務活動是我國司法活動的有機部分,公證的原則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經公證機關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具有可靠的依據,因此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7條直接確認了公證機關的公證行為在民事訴訟中的證明效力,“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公證機關不屬于國家機關,而屬于中介機構,其對于公證事實和行為的真實性、公證文書的內容負有審查的義務,只對于其上的簽名、印鑒是否屬實予以公證。一般而言,這些國家都有較完備的對作偽證予以制裁的法律制度,當事人的陳述如不真實,由其本人承擔不真實的法律后果。
公證是一種證明活動,它最主要的任務在于證明。學術界通常觀點認為:公證書具有證據上的效力、強制執行的效力、法律上的效力,其中證據上的效力是最重要的。經過公證機關出具的公證文書,在法律上均具有最高的證據效力,因為公證文書需要遵循嚴格的原則和程序,對當事人提出的公證事項,要進行嚴格審查,認為真實合法才予以公證。這對于保證公證文書的信用提供了必要的保證,所以第1款規定對在國外(域外)形成的證據首先要求經過所在國公證機關的公證予以證明。
(二)關于認證
對于在國外形成的證據,第1款還要求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公證的同時,再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此認證與訴訟程序中對證據的認證含義不同,后者的認證是指訴訟當中,法官在聽取雙方當事人對證據材料的說明、質對和辯駁后,對證據材料作出的可信與否的認定。而這里所說的認證是對該國公證文書真實性的確認,即證明該國公證機關的印章和公證員的簽名屬實。認證的目的是使一國公證機關所制作的公證文書能為使用國有關當局確信和承認,認證的作用在于向文書使用國證實文書的真實性。因為在一國境內有權進行公證的機關可能為數甚眾,他們所出具的公證文書如果不經過認證,對于外國而言極難辯其真偽,而經由外交或領事機關進行認證,則其真實性可以得到確認,所以認證制度在國際文書交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訴訟過程中,即使當事人對在國外調取的證據在所在國進行了公證,法官由于對各國的公證制度不可能全都了解,往往難以確認該公證的可信度。我國駐各國使、領館是國家和政府的派出機構,他們對駐在國的政治、經濟、法律等項事務都有較深的了解,由其對駐在國公證機關的公證進行確認,可以大大增加國外形成證據的證明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