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嫌疑人被批捕以后還會放出來嗎?
一般情況下被批捕之后是不會放出來的,檢察院批捕后,是不能放人的,由公安機關履行逮捕程序。如果已經逮捕,說明檢察院已經認定涉嫌犯罪,是很難再放出來的。此時檢察院需要經過審查起訴,若審查起訴通過,則會向法院起訴、經過法院審判后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判罰。
如果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如有重大疾病,可以申請取保候審,這樣人可以先出來,同時由辦案單位將結果報檢察院。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時,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依照刑法規定應當不起訴、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可以釋放犯罪犯罪嫌疑人。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一百七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第一百七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第五十四條 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二、檢察院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總之,被批捕之后又把犯罪嫌疑人放出來的這種情形是比較特殊的,絕大多數的刑事案件都不會如此。但是,我們看到最近發生的幾起刑事案件,都是在檢察院批捕之后又作出了不起訴的這種決定。這幾起案件都是關于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的界定,如果犯罪嫌疑人確實有罪,被判刑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