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進入高速增長期?
2004年,中國民政部門共辦理了161.3萬件離婚登記手續,平均每天有4000多對夫妻宣告婚姻破裂。這個數字比2003年增加了28.2萬對,比1984年增加了115.9萬對。
二、“無理由離婚”是文明的進步還是誤區
“不是我不明白,這個世界變化快。”你剛對升溫的離婚熱潮見怪不怪時,“無理由離婚”又在上海閃亮登場了;報上說,上海市某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今年以來,共有100對辦理離婚手續,其中無理由離婚達入10多對,他們大多文化層次較高,又有報道稱無理由離婚占離婚總數的1/5。據稱,無理由離婚是指現在有許多夫妻并不是性格不合也不是有第三者插足,彼此皆找不出任何離婚的客觀理由,覺得兩人世界已失去意境,婚姻沒有意思,因此雙方從容情愿地到民政部門辦理有關離婚手續,然后分道揚鑣。面對無理由離婚,面對人們對情感熱情的飆升,面對顯得有點兒脆弱的婚姻,大家都怎么想的?聽一聽就知道了。
三、離婚訴訟中,準于離婚的情形有哪些?
婚姻法把準予離婚歸納為不忠、分居、失蹤、虐待、遺棄、惡習、威脅安全以及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具體包括如下: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重婚行為有兩種形式:一是法律上的重婚,即有與偶者又與他人登記結婚。二是事實上的重婚,即有配偶者雖然未與他人登記結婚,但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一種類似于重婚的違法行為。
總之,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另一方不予寬恕的,可視為婚姻關系確已破裂;一方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依法判決準予離婚,是符合婚姻法原則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實施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內部的夫妻一方對另一方人身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的暴力行為。
事實是,家庭暴力直接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正常的家庭秩序,破壞家庭成員間的平等地平等地位與和諧關系,影響社會安定團結。虐待是指以作為或不作為的形式對家庭成員歧視、折磨、摧殘,使其在精神上、肉體上遭受損害的違法行為,如打罵、恐嚇、凍、餓、患病不予治療、限制人身自由等。遺棄是指家庭成員中負有贍養、扶養和撫養義務的一方,對需要贍養、扶養和撫養的另一方不履行其應盡義務的違法行為,如父母不撫養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贍養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丈夫或妻子子不發行扶養對方的義務等。虐待和遺棄行為的受害者往往是家庭中的老弱病殘者和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因而這些違法行為具有相當大的危害性,它破壞了婚姻家庭關系,侵害了家庭成員的人身和財產權利。若一方受另一方的虐待、遺棄而提起離婚請求的,經調解無效,可認定夫妻感情破裂,判決準予離婚。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一方有賭博、酗酒、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常常導致家庭經濟困難,也是造成家庭暴力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吸毒會導致吸毒者神經麻醉,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意志,可能造成各種犯罪后果,必然會嚴重地危害夫妻感情。一方染上這些惡習屢教不改的,不履行家庭義務,雙方難以同居生活的,另一方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婚姻關系的,視為感情破裂。經調解無效后,可判決準予離婚。
(四)因感情不合分居滿二年的;
適用此條款須滿足四個要件,第一,有分居滿二年的事實。一般情況下指分居處于持續狀態。第二,分居的原因是因感情不和,而不是其他原因。比如以對方虐待為理由離婚,就不用考慮分居這條,適用這條是指如果沒有別的情節理由,分居二年就可以離婚。第三條,是訴訟離婚,而不是協議離婚。離婚條件不是一定要分居。第四,經過調解無效。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主要指除以上四種情形以外的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況。離婚糾紛相當復雜,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因家庭經濟問題、子女問題、贍養老人等問題引起的,有的是因性格不投、志趣不合、感情淡化或變異而引起的。因一方被追究刑事責任,嚴重傷害夫妻感情而導致感情破裂以及婚后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而導致感情危機,也是一方提出離婚的理由。
(六)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一方被宣告失蹤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法律事實,是指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下落不明達到一定期限,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判決宣告該公民為失蹤人。申請宣告公民失蹤的條件:一是該公民離開最后住所地后下落不明;二是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時間必須滿2年。下落不明人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受理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后,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為3個月,夫妻一方下落不明的事實說明夫妻生活已中斷2年以上,夫妻間的權利義務因一方失蹤而沒有履行,這種時空的間隔必然會影響到夫妻感情。在這樣的處境下,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經法院單方面調解無效,應視為感情破裂,判決準予離婚。法院受理后是否要公告查找,是否要在公告期屆滿后下落不明的一方未應訴的情況下,才能作出判決,婚姻法未對此作出具體規定。
四、離婚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各有什么利弊?
(一)對于夫妻雙方的離婚糾紛,若雙方能就離婚本身、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事項達成一致協議,則可以選擇以下方式辦理離婚手續:
1、根據2003年8月8號國務院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內容,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可帶上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及離婚協議書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這種辦理前提是雙方已簽署好離婚協議,其法律后果是通過行政手段使離婚效力得到國家機關認可,其離婚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但在日后若一方不履行離婚協議,則另一方需重新到人民法院起訴,經過人民法院審理后再作出判決,才能督促當事人履行,若一方當事人仍不履行的,則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就判決書的內容申請強制執行。
2、雙方以一方為原告,另一方為被告,雙方帶上身份證、結婚證、起訴書與離婚協議書一同到人民法院辦理,這種方式同樣也是協議離婚,手續也較簡便,但會經過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記錄并填寫有關表格,最終人民法院會收回結婚證,出具民事調解書,該文書是具有司法效力的法律文書,等同于離婚證和離婚協議書的綜合,但比離婚協議書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雙方必須自學履行,不得上訴。如果一方不履行該文書內容,另一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不必再經過訴訟解決。
因此,上述兩種協議離婚方式的優劣一比較就明白,當事人可根據自己的婚姻狀況和財產狀況作出選擇。對于第二種方式一般婚姻當事人可能不太熟悉,也可委托一位律師辦理,該代理費用也較低,若雙方爭議財產較多,或需要離婚后逐漸分割完畢,建議當事人選擇這種法律保障力度較高的方式。
(二)若雙方對離婚本身、財產分割、子女撫養其中一項或幾項爭執不下,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只能選擇一方起訴到人民法院,通過人民法庭開庭審理后,下達民事判決書來解決。任何一方可以對一審判決書提起上訴。這種方式耗時耗力,對雙方當事人的傷害較大,建議慎重為之。
五、父母參與出資購買的房屋,子女離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1)父母在雙方結婚前的出資,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2)父母在雙方結婚后的出資,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
在實踐中,還有一種情況:在離婚時,一方突然提出,買房子的錢是向父母借的,不是父母贈與的,并拿出借據證實。對此,法院一般的做法是,首先看另一方的態度,如果另一方不承認,法院一般不對該債權債務是否成立進行實質性審查,因為債權人不能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因此,法院在這類案件中,在對房屋進行分割的同時,會告訴主張是借錢的一方可以另案起訴。
六、夫妻雙方婚后出資(包括貸款)取得房屋產權,離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好處理的一種情形。
首先,明確產權,不論房產證上是一方的名字,還是雙方的名字,均為共同財產。其次,明確產值,即房屋價值,按市場價計算,不按當初購房合同金額計算。再次,分清權益部分和債務部分。如果涉及貸款,先要將貸款部分除去。比如,一套房子購買價是60萬元,首付18萬元,貸款42萬元,現值80萬元,未還貸20萬元。夫妻可以分的部分就是,80萬元的現值減去20萬元貸款后的60萬元,每人可分得30萬元。也就是說,由取得房子的一方付給未得房一方30萬元,得房方單獨償還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七、婚前雙方出資購房,但婚前取得的房產證上只有一方的名字,離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在實踐中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男女戀愛期間感情覺得不錯,婚前商議買房子。后雙方共同出資,出于各種原因,購房合同及房產證上只寫了一方的名字,另一方沒有寫進去。兩人結婚后因感情破裂決定離婚,此時,一方不承認另一方購房時出過資,認為房屋屬于婚前個人財產,不作分割。在不能證實自己有出資且不是贈與給另一方的前提下,一方的權益法院是無力保護的。也就是說,即使一方真出了錢,但不能證明出資行為,法院也無法判決另一方給予適當補償。
八、針對離婚訴訟請求中有關要求分割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共同還貸,離婚時尚未取得產權證的,或要求分割一方用個人財產還貸但房屋升值,離婚時尚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訴求,法院將會如何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規定,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的所有權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待取得房屋產權證后,再由任何一方另行向法院起訴。另外,最高院民一庭有關解釋明確,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歸屬的范圍包括:(1)購買福利性政策房屋;(2)購買商品房;(3)購買經濟適用房。購買以上三種房屋,在離婚時,尚未取得房產證的,法院不宜就該房所有權直接判決。
九、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但婚后才取得房產證的,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屋,離婚后如何分割?
該問題實際上就是,房產證的取得與房屋產權歸屬有無關系的問題。對此法律界有一些爭議,筆者認為,房產證雖然是物權憑證,是證明房屋權屬關系的法定憑證,但并不是意味著婚后取得房產證的房屋就應當是婚后財產,還是要將財產來源細分為婚前婚后兩部分進行分割。畢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立法思想及維護“交易”原則,財產權益的歸屬在婚前簽訂購房合同時就已經確定,房產證是婚前所訂購房合同加上付款行為后的遲早必然結果。
十、夫妻一方婚前通過按揭貸款購房,取得了房產證,婚后夫妻共同還貸的房屋,離婚后如何分割?
雖然房屋是一方婚前購得,但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償還貸款的部分,除夫妻雙方另有約定外,應當視為共同財產。需要說明的是,共同還貸部分,不論是由一方用個人工資還貸,還是用雙方工資還貸,均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當然,如果一方確能證實,其還貸資金來源于個人婚前財產,那么該部分不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
11、夫妻一方經營的企業,在離婚訴訟中就其所擁有的企業財產權益該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自2004年4月1號開始實施):
一、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1、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由不享有出資額的一方受讓對方部分或者全部股份,公司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2、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后,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用于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可以是股東會決議,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二、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合伙企業中的出資,另一方不是該企業合伙人的,當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其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對方時,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1、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該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2、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轉讓,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受讓權的,可以對轉讓所得的財產進行分割;
3、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但同意該合伙人退伙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可以對退還的財產進行分割;
4、其他合伙人既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又不同意該合伙人退伙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視為全體合伙人同意轉讓,該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三、第十八條夫妻以一方名義投資設立獨資企業的,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在該獨資企業中的共同財產時,應當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1、一方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后,由取得企業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2、雙方均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在雙方競價基礎上,由取得企業的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3、雙方均不愿意經營該企業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有關規定辦理。
以上情形沒有盡數概括夫妻一方存在經營行為的情況,但是其分割原則已經體現分明,涉及到其它情況的,應當比照上述情況作類似的處理。
12、進行離婚財產分割時,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是夫妻一方個人財產?
根據我國婚姻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界定夫妻共同財產以及個人財產的問題總括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若夫妻雙方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以及婚前個人財產有約定的,則按“約定優先”原則,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以約定內容為準。
二以無約定情形,以下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
三無約定情形,以下財產為夫妻共同所有:(均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財產;
5、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6、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7、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8、夫妻一方名下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
9、夫或妻一方在有限公司、合伙企業有出資額,或是以一方名義投資設立的獨資企業;
10、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登記在一方名下的;
11、發放到軍人名下復員費、自主轉業費等一次性費用,以結婚年數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
12、夫妻共同債權或其它短期收益。
13、離婚時,屬于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范圍有哪些?
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指夫妻一方婚前所有的財產和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獲得的,情理上應由夫妻個人使用、支配、處理的財產。
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可憑取得上述費用的合法文書等證明。
(三)遺囑或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結婚時間10年以內,復員、轉業軍人所得的復員費、轉業費,以及復員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藥補助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
(六)已登記結婚,尚未共同生活,夫妻一方出資購置、各自使用的財物。
(七)離婚時一方尚未取得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歸個人所有(處理時應給予另一方適當的照顧)。
(八)其他應歸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民辦學校破產承擔有限責任嗎
2020-12-31公司驗資金要多久
2020-12-12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