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損害賠償的認定標準:
第一、有法定的損害結果
離婚損害是指配偶一方的違法行為造成另一方的人身和財產上的不利益,這種不利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合法的婚姻關系受到破壞,導致離婚;
二是配偶身份利益遭受損害,致使對方精神痛苦和創傷,造成非財產損害;
三是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造成肉體上的傷害,其它財產利益也受損失。
這三方面的損害事實是構成離婚侵權行為的必要條件,但按照婚姻法的要求,提起離婚損害賠償必須導致離婚這個法定要件,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只有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九條也明確了:“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對于當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離婚損害賠償必須以離婚為前提,離婚是法定的損害結果,只有婚姻關系的解除,無過錯方才能提起損害賠償。
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具體內容·可撤銷婚姻的情形包括哪些離婚損害賠償證據
第二、有違法的行為
違法行為指配偶一方的過錯行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的四種行為之一,也即是行為人實施了法定的禁止性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予以損害賠償,其它行為不予賠償,簡而言之“法無明文不賠償”。法定的四種行為是:
(一)重婚。是指有配偶者與他人結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的違法行為,現實生活中有法律上的重婚與事實上的重婚兩種形式,無論哪種形式均構成刑法上的犯罪。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這種共同居住的界定不以寢食一起為標準,應以婚外異性同寢的長期性、穩定性為要件,否則就與重婚相混淆。
(三)實施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虐待是指經常以打罵、侮辱、強迫勞動、限制自由等各種方法,從肉體上、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殘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行為。遺棄是對年老、患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虐待、遺棄情節惡劣的,構成刑法上的犯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離婚損害賠償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的,對于婚姻是嚴肅的,是需要受到保護的,所以對于這方面的婚姻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知識人員,也希望大家對于自己的婚姻多一點尊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