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略論精神損害賠償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880人看過

一、精神損害與精神損害賠償

1、精神損害

所謂精神損害,就是指民事主體精神活動受到的損害。精神是與物質相對應,與意識相一致的哲學范疇,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人的意識的活動。法律意義上的精神損害是指侵權行為侵害了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權利,破壞了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動,使受害人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遭到損害。

具體而言,精神痛苦是指侵權行為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影響了其正常的心理活動,使其產生憤怒、恐懼、焦慮、沮喪、悲傷、抑郁、絕望等不良情緒。精神利益損害,是指自然人、法人的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和其他財產利益受到破壞,致使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和財產利益受損。

2、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因其特定人身權利或財產權利受到不法侵害,導致人身權益受到損害或陷入精神痛苦,而要求加害人通過財產賠償方式予以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

從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看出,精神損害賠償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對人格權、身份權等非財產權利損害的賠償,即精神利益損害賠償;二是對侵害人身權和財產權造成精神痛苦的賠償,即一般意義上的精神損害賠償。精神利益損害賠償,主要是對精神性人格權和身份權損害的民事救濟手段,保護的對象是名譽權、人身自由權、肖像權、姓名權以及一般人格權和身份權。而精神痛苦賠償,具有撫慰金性質,是對人格權、身份權損害造成精神痛苦的民事救濟手段。它只能對自然人適用,不能對法人適用。當自然人的人格權、身份權受到損害,如惡意誹謗、公布個人隱私等,會使受害人社會輿論壓力陡增,生活安寧被打破,社會或自身對自己的評價降低。這種背離了個人意志的現(xiàn)實生存環(huán)境的突變,造成了受害人對現(xiàn)有生活的不適應,出現(xiàn)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礙,不同程度的記憶障礙和視聽幻覺,對外界反應麻木或遲鈍,生活動興趣明顯減少,情感狹窄、分離、疏遠,過分警覺等。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使受害人原有與人格、身份緊密相隨的財產價值減少或無法繼續(xù)正常增值,因此有必要通過法律要求加害人予以補償和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fā)給律師。

評論區(qū)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yè)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fā)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fā)布咨詢
王旭

王旭

執(zhí)業(yè)證號:

12306202310570014

黑龍江陳山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王旭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