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28日審理了這樣一個案子。年近六旬的黃女士與楊先生(妻子在日本)同居了近10年。其間黃女士不僅照顧楊的母親長達5年時間,而且在其母去世后,還以兒媳的身份操辦葬禮,周圍鄰居也都稱其為楊*太。但是2001年兩人關系生變,楊要求黃女士搬離同居住處,并拒絕付給生活費,造成黃女士生活無著落。法院最后判決:男方應給予黃女士50萬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的贍養費。
對此,臺灣各界普遍表示了關注,并稱其為“顛覆性”的“前衛”判決,因為這是臺灣司法界第一次對沒有婚姻關系、實質上卻過著婚姻生活的兩人關系予以肯定。法院一方堅持認為,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精神,承認“有實無名”的同居夫妻為“事實上夫妻”,在終止同居關系后,對于生活困難的一方,應付給贍養費。
而社會輿論則認為這項判決似乎在開歷史倒車,因為這讓人想起了舊中國對“妾”的問題的處理方式,如果法律對這種非婚姻關系認可,必將導致合法夫妻以及其子女的權益受到威脅,長此下去,社會風氣還會繼續淪落。不過,更多的有識之士還是通過此事看到臺灣社會未婚同居現象的泛濫,和對社會穩定造成的影響。目前,許多島內青年,甚至中年人士,對婚姻態度比較抵觸,有的還采取玩世不恭的做法游戲人生。不少年輕人的觀點是“除了一枚戒指,同居和結婚有任何區別嗎?難道那一紙婚書就能保證關系的穩定?”在這一想法驅動下,臺灣年輕人目前的婚姻軌跡已經改變,結婚似乎只是懷孕的一個補救措施而已。因此,不少人士反復呼吁,希望當局能正確引導年輕人遵守傳統道德觀念,建立健康和諧的婚姻觀。但是,在民進黨當局強調“去中國化”的情況之下,重建傳統道德觀又談何容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
2020-11-20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