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不受理的民事案件都有哪些
(1)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2)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愿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4)對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5)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訴處理,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6)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7)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二、解決民事爭議的四種途徑
在現實生活中,民事主體間發生矛盾和糾紛有四種解決途徑:
第一,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第二,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第三,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后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并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第四,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上述四種解決糾紛的途徑中,仲裁和訴訟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協商、調解則不具有,因而當事人對協商和調解達成的協議可以反悔。
當然,究意采用何種途徑去解決一個具體的民事糾紛完全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
對民事糾紛的處理主要的途徑,包括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而無論如何就民事糾紛來講,并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問題,因此當事人也就不會坐牢。不過也要注意,對于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若是當事人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的話,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民事案件一審判決后上訴的時間是多久
民事案件一審審限是多長
民事案件法院不立案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土地轉讓
2020-11-21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