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手房訴訟標的額怎么確定?
二手房的訴訟標的額一般情況下是以原告主張的價值來確定的,不過,如果被告認為原告所主張的二手房的訴訟標的額過高的話,雙方可以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之下對二手房的市場價值進行評估,以評估公司出具的最終報告來確定訴訟標的額。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九十七條規定:
訴訟標的物是證券的,按照證券交易規則并根據當事人起訴之日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當日的市場價或者其載明的金額計算訴訟標的金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
訴訟標的物是房屋、土地、林木、車輛、船舶、文物等特定物或者知識產權,起訴時價值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向原告釋明主張過高或者過低的訴訟風險,以原告主張的價值確定訴訟標的金額。
二、民事訴訟一般多長時間?
《民訴法解釋》第二百零八條規定,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條件的起訴,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后,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從向法院遞交起訴狀那天起,法院必須在7日內決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你起訴狀上寫明原被告、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于該法院管轄,法院就會立案。立案之日起5日內,法院將您的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必須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不答辯的不影響審理。開庭前,會提前3日通知你們。 這期間,如果對方申請延期審理,或法院認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等,都會影響最終開庭的時間。
法條規定:當庭宣判的,10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一審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簡易程序的話3個月。
三、民事訴訟費用
(一)離婚案件,每件交納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財產分割的,財產總額不超過一萬元的,不另收費;超過一萬元的,超過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納;
(二)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案件,每件交納五十元至一百元;
(三)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一元至五十元;
(四)財產案件,按爭議的價額或金額,照下列比例交納:
1、不滿一千元的,每件交五十元;
2、超過一千元至五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四交納;
3、超過五萬元至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三交納;
4、超過十萬元至二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二交納;
5、超過二十萬元至五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點五交納;
6、超過五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納;
7、超過一百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點五交納。
(五)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500元至1000;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準交納。
(六)行政案件按下列標準交納: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五元至三十元;
2、專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五十元至四百元;
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三十元至一百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收費標準交納。
(七)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三十元至五十元。
(八)破產案件,按照破產企業財產總值依照財產案件收費標準計算,減半交納,但最高不超過10萬元。
財產案件中請求數額與實際不符的,如何計算?
財產案件中請求數額與實際不符的,案件受理費按人民法院核定的實際爭議數額計算收取。
很多二手房的訴訟標的額都可能會高于當初買房子的時候的價格,因為有些繁華地段的房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升值,可是,房價升值的空間也不能任憑原告個人的臆想來確定,原告所主張的二手房的訴訟標的額相對符合實際情況,但二手房的訴訟標的額不是國家統一規定的。
小額訴訟標的額的標準是什么
商標訴訟的訴訟標的是什么?
欠款糾紛起訴訴訟標的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下來不賠怎么辦
2020-12-04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
2021-01-30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