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撫養費問題要怎么進行處理
一、確定子女撫養費承擔的兩種方式
1、由父母雙方協議
父母通過平等自愿協商,就撫養費的有關問題達成明確具體的協議,不損害子女的合法權益的,應予準許。但是,協議應當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不得損害子女的合法權益。為了防止父母雙方損害子女利益的發生,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應當認真根據雙方的經濟狀況、能力、子女的需要、當地的生活、教育水平等進行審查,如果協議不利于子女的,就不應準許。
2、由人民法院判決
雙方協議不成,或者其協議不予準許時,應由人民法院從保護子女合法權益、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出發,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依法做了判決。
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如何計算
根據最高院1993年11月03日出臺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離婚后戶口怎么辦能分戶嗎
雙方離婚后不存在任何法律關系,屬于兩個獨立的戶口,可以依法辦理分戶手續:
夫妻離婚后要求分戶或遷出的,如一方當事人不愿交出《居民戶口簿》,經派出所動員說服無效后,由派出所按法院判決書或調解書直接辦理分戶或遷出手續,為遷出人單獨打印《居民戶口簿》,加蓋遷出章,并在《常住戶口登記表》上注明遷出或分戶原因和日期。
申請材料
查驗證件證明
1、公房分戶。提供分戶書面申請、《結婚證》或《離婚判決書》、房屋租賃契約以及房屋承租人同意分戶的證明等證件證明;
2、私房分戶。提供分戶書面申請、法院判決書或公證書、私房房契等證件證明材料;農村地區分戶提供村委會同意分戶證明。
在我們離婚之后,孩子肯定是當事雙方婚姻失敗最無辜也是最影響到他的人生的,所以說,在我們想到離婚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考慮到怎么來減少對他們的影響的發生,并且讓孩子在接下來的日子能夠開心起來。律霸網小編為您精心整理以上關于問題解答的相關資料文獻,如有疑問,請前往律霸網官網進行法律咨詢尋找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鳴蔚律師,中共黨員,畢業于“南粵警官的搖籃”——廣東警官學院,系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珠海市律師協會職務與經濟犯罪辯護委員會委員,現執業于廣東瀛凱邦律師事務所。 陳鳴蔚律師具備豐富的刑事辯護經驗,辦理的案件涉及行賄罪、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等職務類犯罪以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信用卡詐騙罪等經濟類犯罪。典型案例:代理黎某某涉嫌行賄罪一案,在涉案標的達50萬元的情況下,最終法院僅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代理陳某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一案,在涉案稅額高達800萬余元的情況下,在審查起訴階段積極向公訴機關發表意見,公訴機關最終同意在本案中適用認罪認罰程序,法院僅判處四年有期徒刑。 陳鳴蔚律師熟悉各類債權債務糾紛,曾為銀行、汽車貸款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訴訟以及非訴法律服務,案件類型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信用卡糾紛等;同時辦理了大量刑民交叉的案件,熟悉信用卡詐騙罪、貸款詐騙罪等經濟類犯罪特點,能夠準確對案件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訴訟及非訴策略,為當事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陳鳴蔚律師常年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專項法律服務,能夠及時、有效處理各類合同糾紛,多次為
關于車禍賠償
2021-01-14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