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夫妻雙方可以協商來確定,如果協商不成,可以通過訴訟手段來解決,法院一般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等來確定的。對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如果無固定收入,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時為止。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對于在校就讀的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成年子女,父母是否有支付撫養費的義務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解釋》規定,“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尚在校就讀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成年子女,如果尚未獨立生活,他們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繼續支付撫養費的要求,有支付能力的父母是否還有義務負擔撫養費,在這一問題上,《意見》與《解釋》之間存在著沖突,這就涉及到了法的如何適用問題。《解釋》與《意見》都屬于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二者不存在上位法與下位法的問題。但《解釋》是在《意見》之后生效的,依據我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它的效力要高于意見,當二者對某一問題的規定出現不一致時,以《解釋》為準。尚在校就讀的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成年子女中部分人雖未獨立生活,但他們并非客觀不能獨立生活,而是出于各種主觀原因沒有獨立生活。有的是為了把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上,在求學期間多學些知識;有的則是因為依賴性比較強的原因。不管是出于何種原因,這類群體如果不是因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等非主觀原因導致不能正常生活,父母即使有支付能力,也有權不再支付,因為父母此時已經不再負有撫養的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致骨折輕傷二級要賠多少錢
2021-02-06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