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是解決糾紛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但是很多人對于訴訟的流程并不熟悉,比如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是怎樣的?律霸小編為您整理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助您解決遇到的法律問題。
一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如下:
(一)一審
1、起訴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
(2)立案審查
(3)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
(4)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駁回起訴。對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不服的10日內可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5)案件受理后,排期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
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2、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jù)材料發(fā)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解決糾紛,達成調解協(xié)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在調解筆錄上簽字后生效。
3、 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zhí)行
4、向法院告申庭提出再審申請
(二)二審 :
1、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現(xiàn)實情況是先把上訴狀交到一審法院,由一審法院開具交費通知書,然后再到二審法院交費)
2、 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
3、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
(1)維持原判
(2)改判
(3)發(fā)回重審
宣判后,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zhí)行。對判決不服可申請再審。但申訴不影響執(zhí)行。
二、民事訴訟費用
民事案件分為財產案件和非財產案件,財產案件是按訴訟請求的金額或價額按比例收取訴訟費的。
(一)財產案件根據(jù)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準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準交納。
4、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如果您在這方面還有任何的疑問,請您登錄律霸網(wǎng)站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獲得解答。
打官司訴訟書怎樣寫
打官司訴訟費誰出
打官司的一般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行政訴訟選擇管轄的適用情形
2021-03-19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我國現(xiàn)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guī)定?
2021-03-02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