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不能作證人的都是哪些人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所謂“生理上有缺陷”,是指生理方面有影響證人作證能力方面的缺陷,例如盲人不能成為目擊證人等等;“精神上有缺陷”一般是指精神病患者:包括癡呆病人和間歇性精神病人等;“年幼的人”一般是指14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二、證人應該如何作證
(一)關于權利,證人應當享有以下的權利:
1、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提供證詞的權利,證人如不通曉當地的語言文字,有權要求法庭為其提供翻譯人員。
2、有要求宣讀、查詢、補充、更正自己證言筆錄的權利。
3、有獲得經濟補償或報酬的權利。
4、有請求人民法院保障其人身及財產安全的權利。
5、享有特殊情況下的拒絕作證權,又稱拒絕證言權或證言特免權,即當證人有義務向法庭作證時,法律賦予證人中的一些人因特殊情況下的情形而享有法律免除其承擔作證義務的一種特殊的權利。
(二)證人應負的義務:
1、按通知的要求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刑事案件中對做證人的要求,與民事案件中對證人的要求其實還不太一樣。通過對比,我們發現,民事案件中只要是可以正確表達意思的人,那么就可以作證人。但在刑事案件中,除了要求能夠正確表達意思外,同時其在生理上、精神上還不能存在缺陷,格外也不能是未滿14周歲的人。因而,實踐中如果需要作證人的話,那么首先要看究竟是哪一類案件中的證人,之后再來審查是否符合作證人的資格要求。
刑事案件中辯護律師能否接觸證人
刑事訴訟法詢問證人怎么進行
刑事訴訟證人出庭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生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4當承諾的法律規定
2021-02-22盜補野生動物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0-11-19中小企業的合同風險有哪些
2021-03-17去律師事務所咨詢收費嗎
2021-03-24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