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梁(化名)與王-燕(化名)1987年結婚,1990年3月生育一子名張-成(化名)。婚姻期間,二人關系并不和睦,張-梁一直懷疑王-燕生活作風不正。1992年5月22日,經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調解,二人離婚,當時約定張-成隨母親一起生活。1993年和1994年,張-梁兩次向法院起訴,希望變更孩子的撫養權。經楊浦區法院調解,王-燕同意孩子變更為隨張-梁共同生活。10年之后,即在2004年6月,經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法醫鑒定中心鑒定,張-梁與張-成根本不是親生父子關系。之后,張-梁就以張-成與他無血緣關系,要求法院重新變更為王-燕撫養,并要求王-燕返還他已支付的撫育費18000元。
法庭上王-燕辯稱,張-成確實是她與其他異性所育之子,但是張-梁應該早就能從常理推斷出來。孩子在張-梁處撫養,原來張-梁并無異議,現在之所以他要起訴變更撫養權,是由于孩子現在身體情況不好他才提出的。王-燕特別提出,現在她生活困難,從孩子健康成長考慮,希望張-梁繼續撫養孩子,堅決不同意變更撫養關系。
法院認為,張-成與張-梁既無血緣關系,也未辦理收養手續,張-梁對張-成并無撫養義務,而親生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法定義務,所以王-燕應當撫養張-成。楊浦區法院一審判決,張-成隨王-燕共同生活,同時王-燕返還張-成已發生的孩子撫育費18000元。判決后,王-燕不服提起上訴,最終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維持了一審判決。
生活困難不能阻卻生母撫養義務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由此可見,履行撫養義務是父母對未成年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這里的父母子女關系在法律上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因血緣關系而形成,另一類則是通過收養關系而形成。如果沒有這兩類關系,一般不認為形成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
在上述案件中,曾作為父親的張-梁與張-成一無血緣關系,二無收養關系,盡管他們因為一起生活在感情上已可能類于父子關系,但這并非法律意義上的父子關系,也就是說張-梁沒有撫養教育張-成的法定義務。而對于王-燕來講,她是張-成的親生母親,這是不爭的事實,盡管其稱生活困難,但生活困難問題應當通過其他途徑解決,而不能成為其逃避履行法定撫養義務的理由,所以法院一審和二審都判決其必須撫養張-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醫療訴訟模式的法律與道德分析
2020-12-09航班延誤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5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解除留置條件是什么
2021-01-16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