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證言屬于我國庭審中重要證據之一,它指的是,證人根據自己的所聽所聞所了解的案件的情況,對法院或者是相關的偵查機關作出陳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向法院或偵查機關所作的陳述。而根據自身所了解情況作陳述的人就被稱為證人。而對于證人所做的陳述我們稱之為證人證言。
由于證人證言分為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兩個方面,我們分開進行論述。
根據我國民訴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證人對于法庭通知,需要出席的均有義務出席。但是如果有遇到以下情形的,在經過人民法院的許可,可以通過書面的證言,或者視頻,音頻傳輸參與作證:
1. 證人因為健康的問題無法出庭作證的情形;
2. 證人因為路途的遙遠,交通的不便,無法到達庭審現場參與作證;
3. 因為不可抗力無法出庭作證,比方說自然災害;
4. 有其他正當理由沒有辦法出庭作證的情形,比方說人大代表3月5日去北京開會,無法出席作證。
需要注意的是證人證言,需要經過法庭上案件當事人及法官的質證,各方需要對證人所說的證言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的審理和判斷,其真假與否,是否存在邏輯上的錯誤等等,這些對于證言的效力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顯示,證言只有經過庭審的質證,才能作為案件的認定證據之一。在此期間如果證人沒有出席作證,僅僅憑一紙文書,沒有經過法庭的質證,雖然不能說他失去效力,但是如果出現疑問的時候,其證明的效力將會大幅度的下降。
在刑事案件之中,對于證人的要求則更為嚴格。根據《刑訴法》中的第37條對于證人的規定要求,每一個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具有作證的義務。但是作為證人,需要說明的,當出現生理上,精神上存在缺陷的時候,或者證人因為年幼,不能明辨是非,無法正確表達,此時不可以作為證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未成年人是刑事案件的目擊者,此時根據其自身的表達和明辨是非的情況,根據其陳述決定其是否可以作為證人作證。但是一般情況不會出庭,但是對法官案件的審理而言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同時證人在出庭作證的時候,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聽聞和了解情況作出供述,其保證自身所作的證詞是真實有效的,否則將被因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而法庭對于證人的人身安全應當要予以保護。同時在庭審的過程中,質證環節,是由審判長進行主持。
但是作為人其在聽或者看,以及了解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主觀感受,個人記憶等問題,使得證言失實,為了保證證言真實有效,庭審公正客觀,在庭審過程中,需經過公訴人,被告原告雙方,以及相關人員的詢問,同時各方在聽取之后查實,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因此,查證屬于才能作為定事實的依據。
證人證言法律規定有哪些?對證人作證有什么要求?
證人證言如何質證
證人證言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