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從報案時中斷?
訴訟時效是從報案時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一直以來對于報案的這樣的一種情況的話,是我們國家所鼓勵的一種行為,因為發現一些線索的話,那么就應當積極的來進行一個報案方面的提供,而在一些民事方面的權益的維護的時候,自己也是可以進行報案,這樣會導致民事訴訟權利時效的中斷。
貨款欠條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請求權
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時效起算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店主可以不注銷執照轉讓店嗎
2020-11-19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08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成都市殘疾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及在拆遷上享有的補助是怎樣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