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起算時間是什么時候?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訴訟時效中斷的具體情況,對于構成了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下,是可以重新計算訴訟時效的,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應當基于實際的訴訟案件情況而定,當事人還需要向司法機關主動提出相關證據,并進行審查后確定。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簡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認定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05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買的二手房拆遷了怎么補償
2021-02-01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有房子沒戶口的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23房屋拆遷需要土地證原件其作用是什么
2020-12-25拆遷安置房買賣可以過戶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