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否起訴后訴訟時效中斷?
起訴后訴訟時效會中斷,因為當事人提起訴訟是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即“提起訴訟”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三種法定情形之一。法律對提起訴訟沒有作任何限制性規定,沒有附加任何條件和訴訟階段上的要求;相關司法解釋也沒有規定只有提起訴訟后沒有撤回起訴或被按撤訴處理才算是“提起訴訟”。
因此,對當事人提起訴訟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理解,不能附加任何條件和限制。當事人提起訴訟后又撤訴,不能因之后的撤訴而否定之前的起訴。當事人的撤訴行為也不可能溯及已經形成客觀事實的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適用條件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后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綜上所述,現實中為了以免當事人拖延很長時間后才去起訴,最后導致司法機關去查案的時候因為時間原因不能很好的查明真相而浪費了資源,時效的設置就是為了讓大家引起對維權的重視,所以只要被害人起訴就可以暫時停止時效的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公司拒不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勞動者可以怎么維權
2021-01-06判斷產品質量的依據是什么
2020-12-10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