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移送管轄的標準是什么?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該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據此規定,移送管轄的適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經審查不歸本法院管轄的,不存在移送管轄問題,應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二)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無管轄權。依法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因此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無權審理案件。
(三)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轄權。這是對移送案件法院的要求,即不得隨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
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同時,還必須正確理解本條所規定的“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義,才能正確認識和適用移送管轄。所謂不得再自行移送,是指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對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約束力。即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須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
二、司法解釋
民事訴訟中的移送管轄,是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該院的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如果收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該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與移送管轄不同,管轄權的轉移是指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也可以把該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移送管轄所移送的對象是民事案件,而管轄權的轉移所移送的法院對民事案件的管轄權限。
我國法律上對于法院在受理了相關案件時,發現并不具備管轄范圍的情況,可以進行移送管轄處理,但對于移送管轄的處理也應當遵守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這樣才可以合法的進行處理,否則在造成程序錯誤的情況下,是屬于嚴重的違法行為的。
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的區別有哪些
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有什么區別?
移送管轄的適用具備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租房現攝像頭怎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1-01-29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