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中止執行超過最長訴訟時效還可以進行起訴嗎?
即使是已經過了最長訴訟時效二十年,但當事人仍然有起訴的權利。但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后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一十九條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后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二、中止簡介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 個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為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屆滿的制度。
三、相關法條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四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執行中止中止執行的原因一旦發生,人民法院即應依職權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當事人發現中止執行的原因存在時,應積極地將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執行的申請。中止執行的裁定,一旦送達當事人即發生法律效力。中止執行的裁定書應當寫明執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執行人員簽名或蓋章,并加蓋人民法院公章。執行中止是暫時性的,引起執行中止的原因一消失,即應恢復執行程序。恢復執行,一可由法院依職權進行,并通知執行當事人和其他參與執行人;二可由執行當事人申請恢復,經法院同意后繼續進行。恢復執行是原執行機制的繼續運行,不是執行程序的重新開始,執行中止前已為的執行仍繼續有效。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止不代表著案件就已經結束,只要當事人有證據能證明犯罪的事實那么就可以對案件重新提起訴訟,不管是過多久,也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所以,自己的權益就要自己愛護,只要自己受到了損害,那么就可以依法的保護。
訴訟時效中止順延的規定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中中止審理提出的期限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7拘留分哪幾種
2021-03-17債權轉股權的驗資證明應當包含什么內容
2021-01-13商標權質押到期未續押是否有效
2021-02-15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