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屆滿得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權利人的勝訴權消滅
在我國現行民事立法上,依據《民法通則》第135條和第138條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的規定,“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滿,發生勝訴權消滅的法律效果。這表明在我國現毛事立法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并未喪失程序上的訴權,即起訴權。因此當事人在護住時效期間屆滿后仍有權起訴,法院發受理,而不能裁定順起訴。法院受理后,應依職權宴廳昏厥昌否屆滿。法院經審查認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應以判決駁回碑的訴訟請求。
考慮到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時,門兒辦取得的時效利益屬于私人利益。因此就訴訟時效期間是否屆滿,國家無主動干預必要。
(二)義務人的自愿履行
依《民法通則》第138條的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因此,于訴訟時效完成后,義務人自愿履行其義務的,權利人可受領其履行而不不當得利,義務人于履行后反悔的,不得訴請權利人返還其所得。對于義務人已同意履行,但尚未履行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4月16日發布的(1997)4號批復中指出,根據《民法通則》第90條的精神,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的,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三)時效利益的拋棄
盡管時效利益不得預告拋棄,但一旦時效期間屆滿,義務人取得的時效利益屬于其私人利益,應遵循私法自治原則,允許其拋棄。時效利益一旦拋棄即視為時效期間未屆滿,重新開始時效期間的計算。
二、訴訟時效屆滿還能主張權利嗎?
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如果直到訴訟時效屆滿之前,當事人都對別人侵犯自己合法權益的這種做法無動于衷,即便是最后沒辦法起訴了或者說對方當事人干脆就不承認了,這樣的一種結果自己也是有責任的,因為法院不是自己家開的,肯定不能想什么時候起訴就什么時候起訴。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如何確定
民商法訴訟時效都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如何舉證
2020-11-25口頭雇傭關系合法嗎
2021-03-11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