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訪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通過向相關行政職能部門進行信訪的方式主張權利,屬于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诹x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斷有很多的法定事由,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對這起案件的訴訟時效進行中斷,但前面的時效將全部的消失,而訴訟時效也必須要重新的進行計算,所以,在中斷訴訟時效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條款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更好的處理。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應該包括什么內容
2021-02-16法律顧問費一年是多少
2021-01-30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