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視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行使探視權的主體
婚姻法明確將探視權的主體界定在“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其實,除父、母外,探視權的主體還應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因為探視權主體范圍的擴大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符合我國的家庭倫理。司法實踐中,因父母工作等原因,孫子女、外孫子女與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者比比皆是,因某種原因父母離婚,子女由一方撫養,另一方拒絕祖父母、外祖父母探視孫子女、外孫子女的情形時有發生,因法律沒有規定其享有探視權,所以只能束手無策。因此建議將探視權主體范圍作適當擴大,這樣既從法律上更廣泛的保護了親情關系,也體現了我國的家庭倫理觀念。當然探視權的主體范圍應嚴格限定在直系親屬的范圍內,否則,糾紛太多,不利于矛盾解決和社會穩定。
行使探視權的方式
對探望的方式,無論是當事人協商或法院判決,都得對探望的方式和時間作出明確的規定。探望方式一般可選擇“上門探望式”、“帶走逗留式”等。上門探望式是指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父母,在一定的時間到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家中行使探視權。但這種方式要因人而異,對離婚時矛盾不大的,就可以采取,對矛盾大的不宜采取。這樣,有利于子女的成長和社會的穩定。帶走逗留式是指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般是子女已經上托兒所或讀書后,放寒、署假時,可以帶走子女,與其生活一定時間,以行使探視權。這種方式無論從子女健康成長,還是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系,大到社會的文明發展和穩定來說,都有優越的一面。不管選擇什么時間和哪種方式行使探視權,都應按照協議或法院判決執行,在協商一致,相互協助的情況下進行,確保探望權利的實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完一手房可以退房的幾種情況
2021-02-12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農民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19拆遷安置房屬于什么房,經適房和拆遷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